《细说刘秉璋家族》前言

    晚清淮系洋务集团诸大佬中,刘秉璋(1826—1905)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作为李鸿章的亲传弟子,他和恩师一样中进士、点翰林,成为淮系早期骨干中唯一和李鸿章获取同等功名的佼佼者,也因此受到曾国藩的特别青睐。他和李鸿章一样,原本可以沿着修齐治平走上传统的仕途,却为一场战乱而投笔从戎,从另外一条轨迹登上历史舞台。他和李鸿章一样,得享高寿(享年79岁,比李鸿章还多一岁),且子女众多,各有建树,组成了又一个名扬海内外的晚清百年大家族。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促使著名家族史作家宋路霞女士在写完《细说李鸿章家族》以后,利用数年时间,笔耕不辍,推出这部体例文风相似、叙事笔法更为老到的《细说刘秉璋家族》。也许因为主人公不像李鸿章那样家喻户晓,所以更让人耳目一新,丰富了许多有关淮军、淮系集团以及晚清史事的知识。

    作者首先从这一家族的开山始祖刘秉璋讲起,历数了他少年求学,拜师李文安、李鸿章父子的机缘,军旅生涯的历练,以及在指挥镇海保卫战中协调湘淮、指挥若定,督蜀期间关心民生、力抗外侮等在近代史上闪光的亮点。在正史之外还有大量参引笔记和乡父老掌故,使得这位历史名人的跌宕人生,充满了娓娓道来的细腻和亲切。古语“三代承风,方称世家”,作者又通过“远碧楼头:乡居十载拥书万卷”“诗书传家”等视角来描述刘秉璋家族三代、四代、五代以来崇文重学的百年家风的传承,并以此来展现其在近代乃至当代经济文化领域的作为和贡献,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在中国近代门户打开以后的“千年大变局”中,以刘秉璋家族为代表的华夏精英是怎样应变和转型的。而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珍贵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是这个家族对民族文化尤为突出的贡献。

    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用艺术的笔法,构建了一个四大家族“皆联络有亲”的封建官场裙带网,而这本书中“豪门联姻”一章,真切地记录了刘秉璋与李鸿章、孙家鼐、张树声、吴长庆、徐都、卞宝第等淮系要员、晚清大吏错综复杂的姻亲网络,以及他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官场生态系统,各位看官尽可自去细细品味。

    路霞女士是我很尊重的大姐。记得20世纪90年代合肥李鸿章故居正在修复布展之际,她即自费来到合肥,从李府、磨店到李鸿章享堂(墓同),细心查勘访谈,孜孜不倦,学风严谨,随即又成为我们安徽省政协《江淮文史》的常年作者。我在编纂整理新编《李鸿章全集》和从事国家清史淮军文献编撰时,她曾给我很多淮军人物家族史资料上的帮助。值《细说刘秉璋家族》出版之时,欣然命笔,相信这部书也会成为家族史研究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是为序。
                                                                  2015年5月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