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出版“热”了——“译文纪实”系列丛书的策划张吉人访谈

    今年上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继续推出《与荒原同行》《最后的熊猫》《汤姆斯河》《大灭绝时代》以及《穷忙》五部国外非虚构作品的简体中文译本,成为“译文纪实”系列的新成员,再度备受推崇。事实上,近年来如美国记者何伟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以及去年刚出版的《奇石》,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还有去年大热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等非虚构作品,都不断引发着人们对非虚构写作的关注和讨论。日前,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吉人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过程中,对国内的非虚构写作和出版环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4月21日,《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撰写的《大灭绝时代》获得了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普利策非虚构写作奖连续两年颁给讨论环境问题的纪实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当下对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反思。而这两部作品即丹·费金的《汤姆斯河》以及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大灭绝时代》,加上不久前已上市的《与荒原同行》和《最后的熊猫》一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关注环保这一议题。

    作为“译文纪实”系列丛书的策划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吉人告诉记者,今年除了《穷忙》一书,之所以推出《与荒原同行》《最后的熊猫》《汤姆斯河》《大灭绝时代》四本与环保题材有关的非虚构图书,最大的原因在于跟中国目前阶段的发展状况有关。“虽然早在十年前,大家已经知道环保的话题,但是没有那么迫切,然而当到达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就会明显激化,那么从大众层面来讲,他们对环保就会有更急切的认知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想做有关环保主题的系列图书。”张吉人说,挑书过程也花费了挺长时间,一般要提前一到两年去挑选。

    在他看来,在上述四本非虚构图书之中,其中《与荒原同行》属于比较标准的非虚构写作,有一点美国自然写作的味道,而其他三本都属于国外所谓的科学写作图书,要么是由科学家来写,要么是由负责科学新闻报道的记者来写的。“如果科学写作放到国内来讲的话,即是科普写作。”张吉人指出,《最后的熊猫》《汤姆斯河》《大灭绝时代》三本书正是近年国外科学写作中的优秀代表作,像《大灭绝时代》是《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可见,科学写作在西方的非虚构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张吉人强调,非虚构写作概念近年才在国内慢慢为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他非常希望把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再扩大一点,让大家知道以前所读的科学写作或科普写作原来是非虚构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尤要关注的是,近年国内涌现出一批非虚构作品。像从国外引进的作品译本有何伟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和去年刚出版的《奇石》,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迈克尔·麦尔的《再会,老北京》;以及去年大热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而在国内,《人民文学》从2010年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先后发表了《中国在梁庄》《中国,少了一味药》《词典:南方工业生活》《拆楼记》《女工记》《阿勒泰的角落》等一大批作品。尽管“非虚构写作”概念逐渐为人所了解,但正如青年学者李德南所言“我们始终无法给‘非虚构’一个相对确切的、有效的界定”。

    对此,张吉人也认为,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只要是写真实的世界和历史,从广义上来讲,都可以放置到非虚构的范畴之中。“包括我们非常了解的历史写作,但如果像国外那样进行细分的话,历史类是历史类的,非虚构类则是非虚构类的,当然有时也会把历史写作归到非虚构写作之中。于我而言,我所希望做的,只是想把国外优秀的不同领域、不同门类的非虚构作品慢慢引进国内,让读者知道更丰富宽广的非虚构写作内容。”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有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等人兴起的“非虚构文学”。张吉人也表示,“非虚构写作”最重要的发展环境是美国,很多重要的媒体杂志培养了一批非虚构写作的作家,比如最有名的阵地是《纽约客》,这跟美国社会的发展有关。他介绍,像《与荒原同行》写的是关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当时也是美国的环保运动发展到比较关键的时期。“当然,非虚构写作也跟新闻写作有关,与美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有关。上个世纪美国面临几次大的社会转型,而在转型阶段就有很多的新闻事件,从而也催生出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