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别字辨析(四)

    蔼:和霭/和蔼
    【病例】和霭可亲的马老师,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和霭”应为“和蔼”。“蔼”和“霭”读音均为ǎi,字形又很相似,但字义有别。“蔼”是草字头,“蔼蔼”可以用来形容草木繁盛,大自然的这种生机蓬勃的景象,自能让人赏心悦目。所以“蔼”可以用来表示亲切、和气。也有另一种说法,“蔼”是一个会意字,从言从葛。“葛”是藤本植物,藤条柔软细长。说话如“葛”一般,自然会有一种亲和力,容易让人亲近。“霭”是雨字头,汉字中以“雨”为形符的,大都和天气有关,如雾、雪、霁、雹,“霭”也是其中之一,构成的词有云霭、暮霭等等。“霭”和待人接物无关。

    抱:报憾/抱憾
    【病例】这是一场激烈的竞赛,3号仅以一票之差报憾出局。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报憾”应为“抱憾”。“抱”为会意兼形声字,从手从包,包亦表声。义为以手包围,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由实指而虚指,指心中存有,如抱恨、抱歉、抱屈。“报”和“抱”虽同音,均读bào,但字义不同,“报”有回应义,如“以德报怨”,以仁德回报别人怨恨。所谓“抱憾”,是心中存有遗憾,不是回报别人遗憾。

    擘:巨擎/巨擘
    【病例】臧克家先生曾说,他崇拜鲁迅、郭沫若、茅盾先生。因为在他眼里,他们是万众景仰的革命先进,文坛巨擎。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巨擎”应为“巨擘”。“擘”,音bò。它在用作动词时,义为分开、剖开,如成语有“擘肌分理”;用作名词时,义为大拇指,所谓“巨擘”,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无论是动词还是名词,都和手有关,故其字为手字底。“擎”,音qínɡ,这个字同样和手有关,义为向上托住的意思,故其字也为手字底。两者的区别在于声符不同:“擘”的声符是“辟”,“擎”的声符是“敬”。“擎天柱”就是支撑着天的柱子。“擎”是动词,“巨擎”是说不通的。

    璨:璀灿/璀璨
    【病例】晶莹剔透的冰雕在五彩灯光的映射下,璀灿夺目。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璀灿”应为“璀璨”。“璨”和“灿”读音均为càn,又都有鲜明、耀眼的意思,但两者的习惯用法是不一样的。这和它们的本义有关。“璨”特指珠玉的光泽,“璀”也特指珠玉的光泽,故可构成“璀璨”一词,形容类似美玉一般的光彩,冰雕璀璨夺目便是一例。“灿”以“火”为形符,泛指明亮;“烂”也是以“火”为形符,同样可泛指明亮,故可构成“灿烂”一词。“灿烂”的使用范围较“璀璨”为广,星光可以灿烂,笑脸也可灿烂。

    偿:得不尝失/得不偿失
    【病例】王阿婆为了贪图便宜,买了路边小贩的一捆青菜。后来回家打开一看,一大半是烂的,真是得不尝失。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得不尝失”应为“得不偿失”。“偿”,繁体字作“償”,形声字,本义是“偿还”。引申指抵值,如“杀人偿命”。由此又引申指“满足”,如“如愿以偿”。“尝”,繁体字写作“嘗”,形声字,从旨尚声。本义是“辨别滋味”,即吃一点试试。“卧薪尝胆”等词语中的“尝”,用的就是本义。“得不偿失”的“偿”指抵值,即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自然应用“偿”而不用“尝”。

    晨:寥若辰星/寥若晨星
    【病例】黄昏的观前街上,太阳刚刚西下,行人便已寥若辰星。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寥若辰星”应为“寥若晨星”。“晨”和“辰”读音均为chén。“星辰”是一个常用词,星星的总称。“辰星”这个词也是有的,我国古代指水星。它们和“晨星”一样,都和星星相关,但在意义上容易混淆。“寥若晨星”是一个比喻。“寥”是少的意思,“晨星”是早晨天空中的星星。太阳出现以后,原本稠密的夜空中的星星,会因阳光强烈而相应黯淡,变得又稀又少。只有用“晨星”才能和“寥”呼应,用“辰星”或“星辰”都是说不通的。

    玷:坫污 /玷污              
    【病例】同学之间纯洁的感情,却遭到了金钱的坫污,这是不能容忍的。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坫污”应为“玷污”。“玷”,音diàn,形旁是“玉”。“玉”在古文字里是一根绳穿着三片玉的象形,因为整齐化以后和“王”字很相像,于是就在旁边加了一个点以示区别。“玷”本义指白玉上面的污点。后引申指使有污点,如玷污人格、玷辱名誉等。土字旁的“坫”,读音也是diàn。原来这是古代在室内放置食物、酒器等的土台子。商业兴起以后,商贾们将所售之物堆在土台子上供人选购,“坫”就成了柜台的初级形态。后来,土字旁演变成了广字头,“坫”俗变成了“店”。商店便是由此而来的。“玷污”和柜台无关,不应用“坫”。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