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评论》对卡波蒂的访谈中,当问及作品中有多少自传的成分,卡波蒂的回答多少有点模棱两可,他先说自己的的小说自传性极少,只是有一小部分是受到真实事件或真实人物的激发;同时他又含糊其辞地说,从某种角度上,一个作家写的一切都是具有自传性的。撇开其他的作品,《应许的祈祷》当然具有强烈的自传性,但是这种自传是源于一种对真实生活的微妙改写,比如说小说主要的几个角色都是虚构的,但很多八卦流言和名人生活却是真实的——小说中出现当代的很多作家,卡波蒂自然也考虑到这种真实性是他的作品的一个大的卖点。但是他可能唯一没有料想到,很多人都对号入座。他写下的丑闻,让自己陷入了各种麻烦,最终众叛亲离。
借助他小说中的琼斯的话说,他清楚自己是个混蛋,却又宽恕自己,因为说到底“我天生就是个混蛋——一个天才的混蛋,唯一的义务就是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是卡波蒂的真实写照,一个天才的混蛋,他掌握着上层社会的秘密和丑闻,某种程度上说,在《冷血》之后,他就是以贩卖这种丑闻和秘密的写作为生。《应许的祈祷》的很多篇幅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的轩然大波,自然因为他披露了很多名流的真实生活状态,但是更多的原因在于,他借助琼斯这个角色,一个默默无闻的写作者,依靠各种人脉,包括出卖自己的肉体,登堂入室,成为了一个作家。这无异于是对当时的社会名流冠冕堂皇的生活方式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嘲讽。
这其实也是卡波蒂自我的内心的写照,他渴望成为社交名媛,成为众星捧月的明星,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他又想撇可这些虚伪的客套,无聊的寒暄,写出一部可以媲美《追忆似水年华》的作品。事实上,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酗酒与吸毒已经摧毁了他对写作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应许的祈祷》注定是残缺的,因为他的人生已经不再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