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良乡监狱与书店合作,在监狱里专门为服刑人员开办了书市,仅一天的时间,书市销售总额达27235元,千余册图书销售一空。监狱里办书市为什么这么火?服刑人员都可以看哪些书?他们购书的热情为什么那么高涨?本期的报道《监狱书市也红火》让您了解了大墙里边的又一侧面:读书成为监狱里服刑人员提高文化、摆脱法盲的一个重要渠道。 书市开张一天,千余册书销售一空 8月22日下午,一辆载满图书的小货车驶入北京市良乡监狱,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狱内的静寂。良乡监狱于2002年初刚刚完成了改扩建工程,建成了全国首座合围式监区大楼,千余名服刑人员吃、住、医疗、学习等均在大楼内,这样,既保证了服刑人员改造生活的秩序,又有利于监管秩序的稳定。按规定,任何车辆不得进入这座合围式大楼范围之内,也就是说社会车辆一律不得进入监区内,于是监狱民警带领几名早就做好搬运图书准备的服刑人员站在大门内等候。 车刚一停稳,民警就带着服刑人员迎了上去。“看,这么多的书。”“这些名著还是精装版的呢。”“书价标得可不低呀。”服刑人员迅速卸下车上的书,一边小声议论着。“这些书都打折卖给你们,不是原价销售。”书店工作人员解释说。 民警把监狱教学楼大厅的门打开,服刑人员在民警和书店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把一册册图书在事先摆放好的书架上码放整齐。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小小的书市准备就绪了。看着成排成列的书,闻着溢散着的油墨香,一名参加搬书的服刑人员说:“这么多的好书,直接到监狱里来卖,真不错!”“现在一切就位了,是不是可以‘开门迎客’了?”民警风趣地问。书店工作人员笑答:“可以开张了吧!”于是,民警举起对讲机:“第一分监区,请组织你们的服刑人员到教育楼大厅购书。”对讲机里很快传来“一分监区明白。”工夫不大,一队服刑人员有序地步入书市,大厅内立即人声鼎沸。 监狱书市正式开张了。据统计,仅一天的时间,书市销售总额达27235元,千余册图书销售一空。 书市进监狱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一种尝试 有关人士介绍,监狱开办书市,某种程度上说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一种大胆尝试。北京某书店有个售书小组,他们长年跑各大机关,销售一些供个人收藏的精装书籍。在跑过机关、企业后,他们决定到监狱里走一走。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与北京市监狱管理局联系后,有关部门相当支持,于是,经过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协调和帮助,售书小组首先来到良乡监狱。 为了使书店的人员顺利进入监狱这个特殊的场所,监狱特别给他们签批了《监区临时出入证》,而专门负责此事的监狱教育科领导则专门派人负责接送,不厌其烦。由于书市专门面向狱中的服刑人员,加上举办书市的地点又设在监区里边,监狱领导特别责成教育科负责所售书目的把关,以防止不适于服刑人员阅读的书籍流入监狱。审核之后的书籍目录表一打开,《简爱》、《飘》、《聊斋志异》、《红与黑》、《红楼梦》、《西游记》、《复活》等等,一大批世界名著尽在其中。监狱民警对记者说,读这些书籍能给服刑人员带来更多的知识与感悟,他们肯定非常欢迎。 为确保书市期间不发生任何意外事故,绝对保证监管安全,监狱事先向服刑人员强调了购书的程序和相关纪律。同时,在确保售书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也向他们宣布了监狱的一些特殊规定:任何人不准在监区使用手机,监区内严禁吸烟,车辆不得驶入监区,等等。 按监狱规定,服刑人员在服刑接受教育改造期间,一律不允许持有现金,所以监狱给每一名服刑人员设立了私人帐户,凡是个人的钱全部存入该帐户内。平时服刑人员购买生活用品均采用列单划帐的方式,监狱定期向他们进行公布他们帐户上的收支情况。这次凡是在书市上选购图书的人,同样由管教民警先记录下来,然后列单、汇总、划帐。 “书市让我有机会亲自为孩子选择礼物” 一走进小小的书市,孙其就急不可待地在众多书刊中搜寻,看这个翻那个。最后,他精心挑选了一套《中国少年百科全书》。 “远在上海读书的儿子,不久就能收到我送给他的新学期礼物啦!”说着话,孙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作为正在服刑的爸爸,能为孩子送些什么礼物?这个念头一直盘桓在他的心里,这里边包含着希望、愧疚和期待。监狱在狱内开办书市,他觉得终于有了选择礼物的机会。“我出事时,孩子还没出生,现在已经9岁了。这些年来,我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对儿子总有一种深深的愧疚,可是纵然我有多少想法,但是失去自由的我都无法亲自办到。现在,我终于可以亲自为儿子选择礼物了,但愿儿子看到这些书,能感受到父爱,能体会到书带去父子间的那种特殊的交流。”孙其一边说一边摩挲着书精美的扉页,好似书的纸张就是孩子娇嫩的肌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