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多种类型的媒体中担任记者的马克·塞雷纳在25岁那年,决定放下一切,带着十五公斤的行李,以环球旅行的方式,踏入25个国家的领土采访25个和他一样25岁的年轻人。马克将这趟旅程记载在他的个人博客上,他的博客在2009年被孤独星球评审团评选为年度最佳创意博客大奖。
在集结了马克这场旅程的新书《二十五岁的世界——我在25座城市,遇见的25个人》中,他记载道:“这本书想要描写的是不久将来将领导世界的一代人,这二十五个人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祖国的现状,并猜想其未来。”他要描写的是一个“在路上”的世界,是用年轻一代架构起来的世界,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和民族,有穷有富,有的立志改变世界,有的活的循规蹈矩。但是在塞雷纳心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真实。在与这些年轻人交谈和书写他们时,塞雷纳说自己尽量隐藏自己,没有偏见和夸大,尽可能诚实地将他们还原。
IBTimes中文网:为什么选择在25岁时离开你一直所从事的记者职业,以旅行的形式去了解世界?
Marc Serena:我觉得自己一直都是在当记者,平常更多的关注的是地方的新闻,而这本书花了很大功夫去关注全球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觉得地方的东西不是那么重要,都是无稽之谈,但是我觉得只有很好的了解地方的和全球的新闻,才能完整地掌握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一个记者在一个国家可能会关注很多诸如谋杀、灾难等可怕的事件,他们只有在这些事情发生时才能够进入新闻,但是我的书中所写的大多数是人们日常中的事。
IBTimes中文网:走过25个国家,接触了25个不同的年轻人,有没有什么问题是你想问每一个年轻人的?
Marc Serena:可能我想问每个人的问题就是,“是什么让他们微笑和哭泣?他们是谁?他们想成为谁?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祖国的未来?”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问的东西,因为每个人有自己担忧和关注的问题。
IBTimes中文网:为什么没有像其他旅行者一样,选择美食、景色等比较柔软的角度来了解一个国家?
Marc Serena:的确,这本书谈论的都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但是也是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家庭、性爱、政治、就业情况、经济状况等等。有些人觉得旅行时生活之外的事情,对我来说,旅行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在我的家乡、在巴塞罗那所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在旅行中所思考的问题。我在博客中也写过像食品、美食这样柔软的主题,也会拍一些美食的照片放在博客上,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只是一条通向其他主题的线索、是了解其他事物的线索。我更加关注我所到之处与普通人日常生活关系重大的话题,那些积极的东西。
IBTimes中文网:通过一个年轻人从一个角度去了解他所身处的这个国家,那你是如何挑选你所接触的这个年轻人?
Marc Serena:在选择这些年轻人时,我的宗旨其实是希望去囊括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一个年轻人不能代表一个国家,但是我觉得这个选择或多或少可以一个国家二十五岁年轻人的精神。这就像一个交响曲一样,不能扯出一个部分来代表全部,所以这本书能够成为一代人的肖像,它不同于微博或者博客,因为它有整本书去体现。最简单的选择标准时一半男一半女,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但是旅行中有意思的是当你来到这个国家你会发现其中有多于你预想的无数种可能性,你可挑选的范围选选大于你的预想。
IBTimes中文网:什么是你特别希望通过这本书传达给不同国家的年轻人的?
Marc Serena:你如何在一个同等的层面上评判不同的人,在非洲,你会发现家庭非常重要,在塞内加尔有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家庭,即使你再成功,那也一无所有,所以在写到非洲时,我希望呈现一种家庭的氛围。在今日的印度,依旧有很多人觉得一个人的皮肤越白就越值得尊重,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在现代社会在这么个偌大的国家,皮肤仍旧还能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些人没有多元的视角,我在书中希望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视角,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可能性,你会在意的是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有什么样的肤色和种族,这样才能超越庸常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