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Lady上海格调——追忆程乃珊

    程乃姗是真正上海大户人家的女儿。她虽也写物质的东西,却有其精神层面的思考,蕴含着一种客观、节制与教养。若不为引出下文,她从不夸夸其谈自己读过什么书,去过哪些地方,有过多少衣服细软,因为她从未缺乏过它们。

    穿越历史而来的传奇

    眷怀洋场氤氲,咀嚼香江风华,童年时期程乃珊在香港度过,少女少妇时在上海度过,她讲着一口老式加洋派的上海话,特有的尖团音让她有着十足上海滩雅士的灵气与魅力。程乃珊可说是从1940年代穿越而来的传奇,却也能让人感受到她的时尚精神。从她身上,能感知时代的沧海桑田,也能发现当下上海的城市价值。她已不仅是个人物概念,还变成了地域概念、气质概念、文化概念,由此说来,她的人生圆满了。

    这些天重读程乃珊的旧文。在她2013年2月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长散文的结尾,她写“天鹅阁”的创办人曹国荣先生九十几岁离世时有这样的叙述:在似醒似梦,幽冥与光明的轮回交接之间,在他的灵魂目送自己的躯壳被送进熊熊大火中之时,他对他曾经有过的世界是依依不舍的。所以他竭尽他所有的仅余的那点能量,像一束悲情的烟花,短暂燃烧之后就永远地沉默了。与他的天鹅阁一样,虽不可能在上海的历史画卷上定格,但也如一瓣枯萎的玫瑰被遗留在史册的某一页上,就这样,在两个时代的夹缝中,一个优雅的身影消逝了,但他不忘记转身默默地提点我们:在我们为上海的高度和深度尽力时,请不要忘记:上海的精度也需要我们付出。这似乎是她写给自己的话,也是她一生的写照。

    还有这样一段:从来觉得历史是一位很严峻很死板的老人,对小孩子来说更是特别遥远,但行走在南京西路上,少小的我就有一种感觉,每走一次都会对它的历史有深一层的了解,就像一年一度落下的秋叶,层层叠叠默默地化成泥土,滋润着大地,原来历史离我那么近,就在我身边,甚至就在脚下。

    也许程乃珊并不知道,她和她的传奇,已成为上海历史的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