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尼:这是我所写的最道德模糊的一本小说

    追风筝的人》作者新作《群山回响》出版 称自己不是阿富汗代言人

  卡勒德·胡赛尼被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阿富汗人”,2003年他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征服了全世界,这个12岁就离开祖国的阿富汗人向世界介绍了饱受战乱、几乎与世隔绝的阿富汗——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惨痛的现实,以及那里的阿富汗人。5月21日,胡赛尼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群山回响》(And the Mountains Echoed)在纽约联合广场上的巴诺书店举行了首发式,当日,胡赛尼在其下榻的酒店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

  这位不断写阿富汗历史与现实的作家对早报记者说,“我不是阿富汗代言人,我也并非阿富汗问题专家,我不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或是人类学家,我的作品不应被视为‘阿富汗代表’。我作为一个小说家的使命就是以我最大的能力写故事,真诚的可信赖的故事,以正义和公平的原则负责任地描写阿富汗。”胡赛尼之前的两部小说《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的中文简体版均由世纪文景出版,《群山回响》也将由世纪文景在今夏出版。目前出版社尚未确定译者,此前两部均由李继宏翻译。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喀布尔,父亲为阿富汗外交官。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全家逃往美国。《追风筝的人》讲述了喀布尔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的故事,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9·11”等政治事件融合在小说生活背景中。书中的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见证了战争、宗教、爱、愧疚、赎罪等人类永恒话题。第二本小说《灿烂千阳》被认为是“女性版《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女性如何在婚姻暴力、干旱和贫穷中挣扎求生。胡赛尼的这两本小说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售出3800万册,在中国已累积发行近200万册。

  《群山回响》的写作从2009年11月开始,直到2012年10月才完成初稿,历时近三年。在提笔创作前,胡赛尼并不知道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一幅画面像霹雳一样击中了他,并在他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那是一个男人拖着老式马车在沙漠中行走,车厢里坐着一个3岁左右的女孩,后面跟着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这个画面给我的印象是如此强烈,我必须要找到他们。”原来他们是亲密的兄妹,行走在前往喀布尔的路上,后来发生的事情铸成了他们六十年的悲欢离合。许多个小声音出现在胡赛尼的脑海中,以不同的形式向他提供种种线索,最终那些声音合成统一,就像一首完美的合唱曲,而故事也终于呈现出了全貌。

  《群山回响》讲述了一对兄妹在60年内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故事。围绕父母、兄妹,甚至表亲和继母,他们如何去爱,如何被伤害,如何相互背叛,如何为彼此牺牲。小说探索了流亡、自我牺牲以及复杂的家族关系。家庭是胡赛尼写作最重要的主题,他曾说:“《群山回响》这书的写作始于家庭概念。事实上,我的写作不断涉及的最重要的主题是家庭。抛开了家庭这个线索,几乎无法理解自己,无法理解周围的人,无法弄明白整个世界中自己的位置。”

  胡赛尼对于十二三岁这个年龄特别有偏爱,他喜欢写这个年龄的孩子,这也许和他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跟随外交官父亲去法国居住开始背井离乡的生活有关。他自己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孩童逐渐向成人世界接近的年纪,一个即将失去无辜与单纯的年纪,一个处于“失”之边缘的年纪,而“失去”也正是胡赛尼新书《群山回响》以及他所有故事的主题之一。我们从别人身上找到自己失去的,“失”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从《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到《群山回响》,胡赛尼三部小说的主人公都生活在内外焦灼的恶劣环境下:阿富汗的革命、战争令主人公家庭破碎。惊慌无助的同时,他们流亡、移民、妻离子散。但这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这些阿富汗人勇敢、积极生活,有活力、有梦想,有潜能。胡赛尼为世人揭开了阿富汗神秘的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身负重压的苦难深重的底层民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还有那渴望自由幸福的顽强精神。

  因为拍摄电影版《追风筝的人》,胡赛尼对早报记者说,他曾在北京有过短暂的逗留,并在电影《追风筝的人》拍摄期间在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停留过两周,“中国乡村好美,和阿富汗太像了,我希望有机会再去中国。我想对读者说的是,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有些东西是超越文化背景的,有关人类的经历的故事将我们相连,不管你是中国人、阿富汗人、美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我们对于那些故事中与我们自身经历相通的部分做出回应,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我和中国读者是心灵相通的。”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