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Lady程乃珊

  我一下子完全醒了。我不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我不知道我能够做什么。我起来了,很冷。我坐在沙发上,对着墙壁发呆,眼前晃动着程乃珊孩童般的笑容,我哀叹生命的脆弱。这几年,我身边的作家朋友走了一个又走了一个,陆星儿、蒋丽萍、赵长天、程乃珊,他们都是我同时代人。在平均寿命84岁的上海,他们是多么年轻。他们都是那么好的人,那么好的作家,他们心中有那么多的故事没有写完,他们对世界是那么的眷恋。老天啊,你是不是太残忍了,为什么你把那些贪官污吏留在这个世界,而让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作家去了另一个世界?我的心很痛。我冷得发抖。我想哭。但是,我把眼泪咽了下去,打开电脑,发出今天第一条微博,哀悼程乃珊逝世。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蜡烛,点满了我的微博,成百上千个火焰在我面前跳跃。无数的哀悼,无数的挽言,无数个流泪的脸,缀满了火焰的空间。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这景象让我惊诧,让我感动,让我欣慰。原来,程乃珊的读者如此之多,程乃珊的影响如此之大。这些跳动的火焰,让我冰凉的心渐渐回暖。这是一场盛大的网上追悼会,在程乃珊离去后的5个小时候开始。不断增加的蜡烛火焰,预示这是一场特殊的悼念,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来自世界各地的网民,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言,自由表达沉痛和哀思。
  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媒体的采访接踵而至。这是另一场追悼会的开始,必须把哀伤抹去。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最好的纪念是认真读她的作品。
  程乃珊笔端源源不断流出的那么多文字,像是从她的血管流出。她塑造的文学形象,还原了从那个时代走来的旧上海贵族的风貌。与当下横行于世的权贵不同,他们是一群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国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的文明。他们不亢不卑,历经风雨,依然儒雅高贵。他们的身后,站着一群名媛,那是他们的太太。这些名媛、这些“上海Lady”,大多在教会学校受过良好教育,她们嫁入富贵之家,并非为享受,她们很有抱负,除了默默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还不忘尽社会义务。这些“上海Lady”娴淑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坚韧的心,在历次政治风暴的漩涡中,为家人遮风挡雨,不比她们的男人逊色。其实,程乃珊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上海Lady”。她说过,有怎样的城市,就有怎样的女人。她是上海这座城市孕育的独特的女性,精致优雅,热情开朗,乐观向上。她说一口老派上海话,让我们听起来有滋有味。她笔下的上海人原汁原味,出神入化,令人过目不忘。
  程乃珊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定居海外的老上海人,也是她的粉丝。上海自开埠以来,走出国门在海外定居的人不计其数。程乃珊的作品给远离故乡的上海人带去无限慰藉。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程乃珊的书。
  忽然很想喝程乃珊煮的咖啡。
  她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你来呀,来我家,我烧咖啡给你喝,我烧的咖啡老好吃的!我总是说,好的好的,我以后一定去喝你煮的咖啡。可是我最终没有去,有一次送她回家到了她家小区门口,她叫我上去喝咖啡,我也没进去,我怕打扰她,她是个勤奋的作家,时间对她很重要。我在心里暗暗想,等到有一天,我们写不动了,不再急着往前赶路,约上几个朋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去她家,一边聊天,一边享受她煮的咖啡??
  这一天被我错过,永远不会再有。
  可是翻开她的书,咖啡的香味依然浓郁。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