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岁末,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选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重大出版项目,倾数年之力打造的大型丛书“民国丛书续编”第一编138册顺利推出。近日,上海书店出版社组织召开了“民国丛书续编”出版座谈会。 上世纪80年代,由复旦大学和上海书店出版社牵头,组成由历史学家周谷城教授担任主编,囊括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界知名专家学者的“民国丛书”编委会,开始启动建国以来首部大型民国历史文献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从1989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第一编始,迄1996年,共出版五编,皇皇500巨册,收11大类图书1500余种。旧籍珍本,嘉惠学林,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广泛重视。丛书原计划出版10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时隔十余年后,2009年重新启动的“民国丛书续编”工程,是由复旦大学会同全国各相关图书馆、高等院校等藏书部门通力合作编纂的大型史料文献丛书,旨在保存史料,抢救文献,整理文化遗产,繁荣学术研究,为学者提供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史料资源。 续编第一编以精选汇编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种年鉴为主题,包括一个丛书型的“年鉴专辑”(100册)和两个专刊型的书系,分别为“中国经济年鉴”(22册)和“申报年鉴”(16册),总规模近1亿字幅。 会上,主编姜义华教授回顾了“民国丛书”的编辑历史,讲述了倡议发起编纂“民国丛书续编”的过程,认为这一书系的出版为当下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今后的续编出版工作再接再厉,并积极评价了上海书店出版社的工作。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指出,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民国丛书续编”的编辑,整合了珍稀的文化资源,挖掘了民国文献资料,是对重要精神遗产的发掘。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感叹今天各种资料查询检索方式的进步,也呼吁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真正使公共性的图书文献资源为学术所用,为公众所用。 随后,周育民、冯绍霆、荣跃明、沈祖炜等专家纷纷从各自专业领域对续编的整理出版作出了精要而到位的评估,并为今后的出版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最后总结说,今天,出版局、学术界和图书馆越来越成为一个学术文化的共同体。政府部门要努力搭建好平台,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科学制定各项政策法规,协力推进学术出版基地建设,加大政府各项出版基金投入力度,推动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繁荣进步。 会上,上海书店出版社还向上海图书馆、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历史系等单位赠送了“民国丛书续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