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大卫·米切尔、中国的苏童,两位优秀的小说家昨天在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上碰面,以“怎样建造一幢虚构之屋”为题展开一场对话。
假的一定要变真
大卫·米切尔是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幽灵代笔》《九号梦》《云图》等。英雄惜英雄,大卫·米切尔说,他在伦敦来中国的飞机上读到苏童《樱桃》的英文版,这是一个鬼故事,看到最后他真的浑身发抖,给了他非常强烈的心理震撼。“作为小说家我们会受到虚构的真相的吸引,我另一个作家朋友说,作家所撒的谎比真相还要真。”
苏童则表示,自己虚构的原则是信念,假的一定要变成真的。“坦率地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愉悦的时刻,就是发现我自己的那些所有虚构的作品,被人认为是我真实的生活经验的传授和表述的时候,我有一种巨大的虚荣心的满足——你被我骗到了。刚才大卫·米切尔说他看了我那个鬼故事,我只写过一个鬼故事,他被我吓到了,一个虚构高手也被我吓到了。”
尽量避免被控制
大卫·米切尔的《云图》改编的电影即将上映,众星云集,而苏童的《妻妾成群》更是改编成了张艺谋著名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两人的作品都与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苏童只认电影作远房亲戚,“如果经常走动,很正常;不走动,也许更正常。”他说自己一直努力地不让自己的创作被一个未来的可能的电影画面或者电影改编计划所驾驭和控制,“电影其实是非常甜蜜、非常容易诱惑作者的一片巨大的阴影。”
“像苏童老师的作品被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原作还有电影都是非常好的作品,但是如果说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面,一整年的时间都看这部电影的话,我肯定会发疯的。而如果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面一直看这本书,我想我出来时,肯定是一个更加聪明的人。”大卫·米切尔觉得,在看电影的时候虽然银幕比人要大很多,但是你和电影接触的时间只有大约120分钟,只有120分钟的经验,看完电影之后就消失了。如果你看书,虽然这本书比你人小得多,但这里面所营造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对于读者来说,其实你不是在读书,而是住在这本书里面,因为进入这个空间里面了,你这一住就是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你离开这个空间的时候,和进去的时候是两个不同的人了。”
纸质图书是艺术
今年书展,电子媒体对传统阅读的冲击似乎成了每一个论坛的必备话题。不会关苹果手机电源的苏童说,他不担心纸质阅读会消失,因为以他的习惯来看,如果要读小说,很自然地是拿出一本书。拿一个电脑来点,他觉得是在从事科技工作。不过他也承认,这是他自己这个年龄的情况,年轻人们已经习惯了拿出手机读小说。“我就纳闷,烦不烦。这么小的框界,那么小的字,阅读后面的那一份愉悦其实被这样小小的仪器侵蚀了。真正的阅读是坐在某一棵树下面,有阳光,阳光一定要打在纸页上面。”
而年轻一些的大卫·米切尔也同意苏童:“那个屏幕只是为了让人们获得信息,但是纸质的书是为了艺术而存在的。其实只要我能够获得我的一部分利润,即使大家在牛的身上看书我也不在乎。我担心的是,现在年轻人感觉音乐是应该免费的,人们会觉得书和音乐一样,也应该是免费的,以后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作家会很难生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