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极夏彦 妖怪是内心的负面情绪

    关于京极夏彦

  日本最受欢迎的作家京极夏彦,生于1963年,他的作品一直是推理和传统妖怪传说书籍的经典,小说中神秘的事物却往往有合理的解释,既离奇又充满理性,华丽而滔滔不绝的辩证,开创了一个独特书写纪元。他的《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狂骨之梦》、《阴摩罗鬼之瑕》、《涂佛之宴》、《铁鼠之槛》由“世纪文景”引进在中国出版后受到推理迷热捧。

  ●记者手记

  很多人在某段时间都会迷上跟“恐怖”沾边的文艺作品,比如看恐怖小说,或者迷恋恐怖电影。我的“某段时间”发生在20多岁,几乎没有不染指的,最后连租录像带的大哥都好奇了,他说:“看你这样子,总觉得应该看点《罗马假日》之类的,怎么喜欢看恐怖的啊?我这练胆儿的东西已经全被你看完了。”那时候,总是喜欢给各种恐怖环节挑毛病,甚至还特别高兴地写了本鬼怪小说。

  京极夏彦在我的视野里出现得晚了点,因为我登峰造极地看完了欧洲和亚洲的恐怖小说之后已经摸透了制造迷局吓唬人的套路,所以,很长时间再没有看过。忽然有一天,身边的人不停地提起京极夏彦的名字,这让我产生了好奇,于是找来了大量他的书来看,那些扑面而来的神神鬼鬼带着人的心智立在面前。说实话,还真是又给吓了一跳。

  对于很多读者感兴趣的妖怪话题,他的解释是,妖怪是一种“角色”,是将人的心情、感情加以实体化之后的形象。而他之所以写妖怪,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对妖怪相当感兴趣。“妖怪+推理”的完美融合,造就了独特的京极夏彦小说世界。

  偶然写出了偏门的作品

  新报:你曾经说过,没有当小说家的愿望,怎么偶然开始写小说的?

  京极夏彦:日本曾经有一段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那阵子工作量变得很少,我没有什么工作可做,所以为了打发时间就开始写小说。只是打发时间,没有打算出版。后来书真的出版了,日本很多读者看完以后,就开始找妖怪的资料。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好,大家可以读很多的书。

  新报:你写这类小说时也去查有关妖怪的资料吗?

  京极夏彦:从我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以来,已经18年了。到目前为止,我从来都没有为了写小说去查资料。我能写的是我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的事情。

  新报:你的小说都是系列作品吗?

  京极夏彦:原本没有打算一直写下去,但因为第一部反映很好,编辑就请我以职业作家的身份来写第二部作品,那个时候跟他讲要写十本,就把同样的人物用在下一个故事上,然后便慢慢变成一个系列了。

  新报:杂志上的连载也是督促你这个系列成书的一个原因吧?

  京极夏彦:对,像杂志《怪》里面连载的《旧巷说百物语》,我本来想出书了就成单书吧,但因为杂志的连载没完没了,又出了第二本、第三本。以为杂志会做不下去半途就夭折,没想到还一直在出版,没办法只好写下去。所以我就让里面的角色继续在不同的故事里走跳,就结果而言,变成了系列小说,但一开始我并没有想系列化的打算。

  新报:你的小说都是一个风格?

  京极夏彦:都是妖怪风格。现在同步进行六部作品的创作。

  写小说不需要灵感

  新报:写妖怪小说是不是都得晚上才有灵感?

  京极夏彦:不是特别勉强自己,因为我的工作就是24个小时都可以自由安排。晚饭后大概从九点睡到一点,然后开始工作。经常是一边看电视里的连续剧,一边写。我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做另外一件事情,我不能只做一件事。至少同时要做两件事以上才可以。哪怕在电影或电视剧最好看的时候,写小说也不会停下来。

  新报:那么一天要花多长时间写作?

  京极夏彦: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在写作。眼睛睁开就开始工作,睡眠的时间就剩四五个小时,这是自然的一个结果而已,是我的自然节奏。例如今天就是早上一点醒来,现在算来已经醒来十三个小时了。

  新报:读书时间大概规定自己读多久?

  京极夏彦:就是工作刚好到一个段落的时候。但我读书的时候是完全不看电视的。以电脑的输入和输出来形容,写东西的时候是输出,把自己里面的东西抒发出来,但是读书的话是输入,可以只做一件事。

  大家误解了鬼怪

  新报:您为什么对鬼怪特别感兴趣,我们对“鬼怪”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

  京极夏彦:日语中的“妖怪”虽然写法和中文是一样的,但是对妖怪的感觉,或者说妖怪的形象,中国和日本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化中的妖怪,可能就是原本妖怪的意思,但是日本书指的妖怪,基本上没有所谓的灵异,指的是人内心的负面情绪。

  新报:负面情绪就是妖怪?

  京极夏彦:不完全是负面的,就是所有的情绪。比方说把心画成一个形象,那心就是妖怪了。

  新报:你幼年的时候看这些跟鬼怪有关的书不害怕吗?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