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广播阅读会“旅行的意义切·格瓦拉《摩托日记》互动分享阅读会”于7月14日下午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进行,活动由上海故事广播FM107.2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策划。知名文化评论人孙孟晋、作家陶立夏亲临现场,与主持人和读者一起分享了格瓦拉青年时期在拉丁美洲大陆游历的点点滴滴,探讨了旅行的意义及动人之处。
切·格瓦拉,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拉丁美洲革命斗士,他的名字如今已经被符号化成“英雄”的代名词,是正义、自由、理想的象征,而这一象征持久地影响着世界,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曾将切·格瓦拉誉为“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在这位拉丁美洲民族英雄23岁的那年,一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青年切格瓦拉在医学院毕业后骑着摩托车穿越南美大陆,沿途对人民的所见让他感到震动,他把这一拉横跨拉丁美洲的漂泊之旅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摩托日记》,于是在旅途结束后,他决定赶赴古巴参加人民革命。文化评论人孙孟晋认为:“尽管出生于贵族,但切·格瓦拉的一生却都是和人民以及劳苦大众在一起。年轻时的切·格瓦拉,在旅途中发现拉丁美洲平民的苦难生活和遭受的不公待遇,通过这次旅行来靠近自己内心的召唤和革命的意义。可以说,这段旅程改变了他,这段自我发现的旅程是这位青年革命家的"英雄启蒙之旅"和心理成长史,为他以后选择革命打下了基础。”对此,作家陶立夏也表示赞同:“这次一往无前、年少轻狂的旅途让格瓦拉看到了拉美土地上形形色色的人,让他知道原来这么多人需要帮助。现在的人们再来阅读这本日记,依然能够感受到格瓦拉当时对自由、正义的向往,以及他的孤独气质和强大的精神世界。”
切·格瓦拉曾说:“对于每一个成功的探索者而言,第一戒律就是:凡是远征都有两"点",一是起点,二是终点。如果你想让第二个理论上的"点"和实际的终点相吻合的话,那就不要考虑任何方法因为旅途是个虚拟的空间,该到终点的时候自然就会到终点,到达"终点"的途径很多,方法自然也很多。也就是说,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活动最后,陶立夏总结道:“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旅行,无论是离开抑或是到达,在路上就是旅行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