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被贴上乡村标签”

    实际上,在怀特决定为《哈珀斯》写专栏后不久,《哈珀斯》就在怀特的老东家《纽约客》上登了一则广告宣传新专栏,这一招果然搞得怀特又尴尬又气恼。在1938年9月16日给《纽约客》主编哈罗德·罗斯的信中,怀特说自己已经给“李·哈特曼(《哈珀斯》编辑)发了电报,请他务必不要在《纽约客》上放我的照片,如果他坚持要用图片,可用漫画来代替”,并苦心解释了为何在相同字数的前提下,不在老东家开专栏:“其一,在类似N & C这样的栏目里,主题和自我表达的方式受到一定限制,为此工作十年之后,这活就变得令人生畏,有时还让人觉得压抑……另外,每月一次的栏目让我有三周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进行耗时颇久的工作,例如用木瓦给粮仓盖屋顶,或是研磨思索曾经的某个想法。我需要这种间歇,其间我不必为发表硬是写点什么。从N & C中我无法获得这种自由,因为它们风雨无阻每周五都要刊出。”解释完后又半抱怨地说:“他们给我的期限是每月10号交下一月的稿子,你可以想见我在哥伦布日就心怀圣诞情绪了吧。”

    给《哈珀斯》写专栏的稿费是每月三百美元,这成为怀特乡间生活的重要支柱。因此,即便“根本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应付得了这种每月刊出、读者广泛的文章”,“并没有从中获得在《纽约客》做等量工作时所得到的快乐”,“《哈珀斯》并不是很有趣,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一样孤独”,怀特依然持续写作着这个专栏,因为“这钱赚得挺轻松,这让我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而且得以温饱”。

    在1940年8月19日的信中,怀特曾经考虑过有关将《人各有异》集结成书出版的建议,但他认为现有文章并不足够(“我才写了25篇专栏稿”),并一再强调自己想出一部原创作品(从中似乎也能看中怀特的文学企图)。1942年1月28日,怀特再次谈到将专栏出版成书,并强调:“这不是一本关于农场经营的小册子,也不是关于隐居的手册。正如你所知,这是一本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书,但它并不企图证实什么。……总之,这是一本关于我和生活的书,不应该被贴上乡村标签。”

    1943年春天,怀特通知《哈珀斯》,决定停掉专栏。在3月18日写给《哈珀斯》编辑的信中,怀特坦言“写那样的文章,我一直觉得很有难度,因为它们不像是自然涌上我心头的”。在《哈珀斯》编辑提出让他再多写一篇时,怀特断然拒绝:“我觉得自己没法再写了,很担心如果勉强写下去,结果会很糟糕。”至此,《人各有异》终于结束。

    虽然怀特后来曾经告诉过自己的传记作者斯科特·埃利芝,缅因岁月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请不要将这种快乐等同于怀特写作《人各有异》时的情绪——也许有快乐,更多是任务。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