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纂经验方面,四川大学古籍所在曾枣庄、刘琳两位先生的领导下,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此洋洋360册的《全宋文》巨编。它的编成,为我们编纂大型文献汇编提供了新的经验。首先,在总结前人编纂总集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周密的编纂规划和工作细则,讲究内部、外部协调。不仅培养了人才,而且又出了成果。其次,将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四川大学古籍所在编纂《全宋文》的过程中,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如编纂目录、标点文集、出版专著等,极便学者,四川大学古籍所俨然已成为宋代文化研究的重镇。 缪钺先生为《全宋文》所作的《序》中曾谈到了编纂《全宋文》的四难,即普查搜采之难、校勘辨订之难、分类编序之难、制订条例之难,十分中肯深刻。我以为搜采广博、抉择精审、体例谨严、检索便利,是编好《全宋文》的四个标准。《全宋文》在编纂过程中已基本上达到了这个要求。难能可贵的是,《全宋文》虽然在十几年前早已编成,但编者在此次出版之前,仍在不断的修订,尤对前50册修改更多。这一永不停顿、精益求精的精神实令人感动。我相信,随着创世纪文化工程的开展,《全宋文》的含金量将被不断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