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违约金银行八家变九家

  本刊首家报道沪上八家银行将联手对提前还贷的个人收取违约金的消息(见本刊第 57 期)引起各新闻媒体、银行和市民的极大关注。人们最为关心的就是:何时会实行?而八家银行的回答未免有些闪烁其辞:等央行的答复再说。就在八家银行把皮球踢到“上级主管部门”之时,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对提前还贷大叹苦经。记者采访时还意外获知,浦发银行也迫不及待地要加入收取违约金的队伍。至此,八家银行变成了九家。

提前还贷热是“导火索”
    虽说中间业务是国外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国内银行目前仍把利差作为银行的主要利润。连续几年,大批市民的提前还贷把银行折腾得苦不堪言。提前还贷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部还贷,就是把贷款余额一次性还清;第二种是部分提前还贷,就是先偿还一部分本金。由于去年股市不景气,银行存款利息降低,很多市民见投资收益率降低就干脆把股市资金和存款提取出来提前还贷。
    目前,沪上八大银行对收取违约金有一套完整的“资格审查”:贷款人自贷款之日起,在一年之内要求提前还贷的,属违约行为。各银行对违约金的收取有所差异。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目前对违约金的规定是:一年之内提前还款的,将收取提前还款总金额的一个月的利息作为违约金。以10年20万元的贷款额为例,如果在一年之内提前还款10万元,则中行将收取的违约金为10万元×5.04%÷12=0.042万元,即420 元。
    工行上海分行的规定是:一年之内,住房商业贷款的借款人如需提前还款,工行将收取提前还款金额的5%作为违约金。同样贷款20万元,如果提前还贷10万元,在工行这里将被收取的违约金则为10万元×5%=0.5万元,即5000元。
    但上海市民精怪着呢!知道一年之内提前还贷要收取违约金,谁会莫名其妙地“破财”?所以大部分市民都选择一年之后提前还贷部分。“借款之后5年或者10 年想提前还贷的人很多,但绝少在一年之内就要求提前还贷的,除非是买彩票中了大奖”,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笑着说道。据他分析,目前在银行贷款买房的绝大多数还是工薪阶层,他们都需要银行的贷款支撑才能完成购房计划;能一次性付清全款的,在上海并不多。况且随着市民消费意识的改变,很多人都愿意将手头上的现金用来投资以赚取更大的利润。在和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时,借款人一般都会深思熟虑,对还款时间做充分估计。毕竟很多预期都难以把握,譬如突发疾病、经济收入下滑、孩子教育费的支出不确定等等,所以在贷款后一年内要求提前还贷的简直绝无仅有。
    由于股市的不景气和银行利率的降低,上海市民提前还贷量不断增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上海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累计放款170.3亿元,累计回收贷款52亿元,占比为30.6%,同比提高了7.67个百分点;建行上海分行四月份回收住房贷款6.2亿元,其中正常还款仅2亿元左右,提前还款4亿元,比三月份增加一倍多。面对汹涌而来的提前还款大军,银行有些扛不住了。以赚取利差获得利润的银行效益大大降低,比如原先30万元贷款30年的利润,市民提前还贷后变成了20万元30年的利润;在利润降低的同时,银行还要付出额外的开销。现在银行对大部分市民提前还贷的要求都是同意的,而且是免费的,市民只要把钱送进银行就可以了。但银行方面就要为这笔钱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调查、审批、补充协议文本的签订、贷款额的重新计算,数据库的相应调整等等,因为银行对市民提前还贷的要求都是免费服务的,所以这些劳动都是银行额外支出的运营成本。如果说偶尔做做赔本生意还能支持的话,随着提前还贷的人数不断增加,各家银行都有些招架不住了,所以才有八家银行联名要求收取“违约金”。

谁也不肯率先实行
    对现在的“满城风雨”,八家银行非常“笃定”,不急着申辩,只咬定一点:一年之内要收取违约金,一年之后是否收取违约金要看央行。这样“踢皮球”的脚法市民肯定不陌生。记者敢肯定的是,如果央行现在已经同意八家银行对提前还贷收取违约金,八家银行也不会轻易实行,至少他们要等一只“出头鸟”。说不定,八家银行手中已经拿着央行的批准令,已经在等待了。在没有第一只“出头鸟”起飞之前,银行还是会把央行当作“挡箭牌”的。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