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 反垄断者走上垄断路

    在众多指责交行及四大行对跨行查询进行收费的声浪中,记者也看到一些为银行说话的文章,其中最有意思的观点当属以下这个: 《中国的银行,被国人冤枉了》。

    这个署名为“阿里个逗”的作者在文章中说: “中国的银行业无论如何也不是像某些网友所说的是个垄断行业。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银行业基本已经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但是为什么会给人一种垄断的感觉?主要是银行产品的定价权在银行手上,大家觉得银行'霸道',就和垄断的电信业和电力一样。但其实银行真的被冤枉了,真正的定价权根本不在银行手上,而是在政府和银联手上,而银联,在银行面前是说一不二的。拿这次的跨行查询收费来说,银行何曾想要收?可是银联说要收,谁敢不收?当然,是有几家小银行不收钱,但其实是那几家银行代客户交了钱。再说POS机的刷卡费,每笔向商家收取1%~3%不等,这也是银联的硬性规定。在银联未诞生之前,商户装银行的POS机的收费都是可以和银行谈价格的。这家银行价格高了我可以找另外一家银行谈,所以那时的POS收费是相当低廉的。其中有一家公司,装的是工行的机子,每笔的手续费仅收万分之一。可是银联成立之后,强制将所有POS机贴上银联标志,归于自己的管辖之下,而刷卡的收费也就由他说了算,这才是真正的垄断,一家独大。”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位网友的观点也许有些过激,但它的确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 当初为了对抗像MASTER、VISA这样的跨国卡巨头,以它们要垄断中国市场为假想敌而设立的“银联”组织,却逐渐走上了垄断市场攫取超额利润的道路。

银联没有垄断市场?
    2002年3月成立的中国银联,其股东正是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无一缺席,占据了其三分之一的股份。这样,无论你是发卡行还是收单行,只要是内资银行,都同中国银联之间存在着双重纽带关系,即既是银联的客户也是银联的股东。这样的双重纽带关系,意味着银联通过扩大收费而获取的盈利可以通过分红方式返还给各家商业银行。既然如此,只要扩大收费就能够使相关三方共同获益,何乐而不为?因此对三方而言,需要讨论的就是两件事情,一是向消费者收取尽可能多的费用,二是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理顺。 

    最终出台的0.3元收费标准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一方面最终标准超过了先前所说的0.15元和0.2元两个收费标准,另一方面银联、发卡行和收单行各取0.1元,实现了三方的“利益共沾”。由此,在银联、发卡行、收单行三方就利益均分问题达成共识后,看似一度沉寂的跨行查询收费最终以最高收费标准面世,而消费者则只有乖乖地照单掏钱的份儿。

    事实上,在这场风波中,消费者真正反对的不仅仅是每次0.3元的费用,而是面对着垄断组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长此以往,会不会有一天中国的银行连走进去都要收门票呢?因为那也占用了银行的门店资源啊!而这种情况并非完全荒谬,因为如果一位消费者生活圈的周围只有“四大行”,不收门票的小银行要走10里地才有,门票的价格又不是不能承受(比如每次0.3元),估计90%的消费者也只能摇摇头掏钱买票。

    面对这种指责,中国银联并不承认,董事执行副总裁柴洪峰对媒体表示: “中国银联不可能具备垄断的能力。如果说银联垄断,那么就必须有制定价格的权利,而事实上,这次跨行查询收费的标准不是银联决定的,银联一开始提出的收费标准是0.15元/笔,但是收单行要求自己也要有利益所得,于是变成了0.20元/笔,随后发卡行也要求分一杯羹,这样就变成了最终的0.30元/笔。”

    专家认为,这种对“垄断”的辩解近乎可笑。所谓“制定价格的权力”是指什么?是指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可以平等进行价格博弈。比如索尼把电视机价格上调一倍,消费者用脚投票,再也不买了,它没办法只能把价格调回去,这就叫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力。但银行卡查询收费从0.15元开始,共同利益集团要求分享就变为0.2元,再有一个要分享的加进来就变成0.3元,这无非是一个利益群体内部的利益均衡,完全是合谋涨价。作为对立方的消费者,你没法用脚投票,因为四大行和交行都收了,而要找一个小银行网点并不容易。试想,一项收费有91%的用户反对却依然能够推行,除了银行、电信、铁路、石油等垄断行业还有谁能做到?

垄断巨头的诞生
    更令评论者感到荒谬和气愤的是,这个垄断巨头的诞生本来就是利用纳税人的钱而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2002年发起设立的中国银联,直接继承了于1993年就由政府推行的“金卡工程”,将原来分布于全国18个地区的非营利性机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整合为银联的各个分公司。其在完全无偿占有原来商业银行网络的同时享受了大量税收、投资优惠政策,在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的呵护下建立起来的。现在VISA、MASTER卡组织寻求国内商业银行合作,每张卡给国内银行10元钱补贴,银联只要发个文件自己就可以不掏一分钱。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