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书为新春添把火

    今年的贺岁书,纷纷被贴上了电影大片、虎年贺岁的标签。

  春节往往是文化产品消费的旺季,人们有了更多闲暇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与影视领域的“贺岁片”、“开年片”相对应,这几年“贺岁书”也开始成为春节期间图书市场的重要带动力量。

    “贺岁书”还要靠“贺岁片”

  要形成“贺岁书”的热潮,出版业还得借力于已经有了成熟商业模式的“贺岁片”和“开年片”。不少出版社就瞄准了春节期间可能成为焦点的影视作品,推出相应的影视图书。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连环画*虎虎生威》,并在电影上映前推出,也给电影做好了很好的预热和铺垫。

  童趣出版公司“喜羊羊与灰太狼·虎虎生威”的系列图书,包括电影小说、立体酷插拼、数独缤纷贴以及立体跳棋等。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也借着“虹猫蓝兔”首部电影上映的时机,推出配套图书“虹猫蓝兔火凤凰”(2册)。

  电影《孔子》在春节前上映,其带来的图书热潮将继续影响到整个春节假期。《孔子》引发的图书战也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现在市面上以《孔子》为书名的新书就有四种之多,以解读孔子思想或者介绍孔子生平的新书还有十几种。导演胡玫在中华书局推出了电影小说《孔子》,编剧何燕江则在中信出版社推出了原创小说《孔子》,并不在剧组行列之内的杨雪舞也推出了一本励志历史小说《孔子》,最后,已故学者黎东方的《孔子》也被中国工人出版社重新包装推出。

  除了电影之外,开年电视剧对图书的拉动也不可小觑。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小说《牟氏庄园》、作家出版社的《奠基者》都因为电视剧的上映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给新书披上“虎皮”

  生肖书作为春节假期的应节产品,也在大面积出版。例如,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宋韶光虎年运程2010》、《2010虎年运程》,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麦玲玲2010虎年运程》等,都被摆在了书店的显眼位置。有趣的是,这些生肖书的作者除了都有学习风水的经历外,还都有着不低的学历背景。比如《2010虎年运程》的作者李丞责,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博士,《宋韶光虎年运程2010》作者宋韶光是美国伊利诺州大学历史系研究所硕士,这让人颇感意外。

  除了生肖,年俗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梳理了新年习俗的文化内涵。

  也有不少书直接以“贺岁书”作为自己的标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华南虎日志》自称是“虎年第一书”。天津图书大厦今年的“今晚贺岁书”签售活动今年选择了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天津老画》,作家冯骥才也来到了现场为读者签名。另外,春风文艺出版社的《了不起的黄毛虎》作为该社本命年贺岁书系列的第6本推出。

    放假不能放营销

  今年出版社的春节假期都比较早,不少出版社在2月就已经进入休假阶段,但春节期间的营销工作安排得十分有序。除了提前发货、备货,不少出版社还通过与卖场合作,推出相应的促销活动,带动图书的销售。

  少儿社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活跃。明天出版社将开展“过新年、穿新衣、读好书”主题活动。例如,在青岛,《一头灵魂出窍的猪》、《六四班的追星族》、《我比新娘还漂漂》等书都将作为试读赠品推出。接力出版社也在全国各书城分别举办买赠促销活动,“巴巴爸爸”系列将举办网络互动活动,《淘宝达人扫货秘笈》的作者则在尾货市场举行签书活动。

  春风文艺出版社则在西安地区举办跨年度大型促销活动。除了6~7折的折扣优惠,读者还能得到书店赠送的神秘礼品一份。另外,该社还举办读者抽奖活动,奖品有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

  其实,不少读者都有选择图书作为礼品的习惯,轻工社针对这类读者推出了“大礼包系列”,为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为老人、教师、孩子、白领等不同群体度身定制。

  电子工业出版社的“Fodor’s黄金旅游指南”系列与搜狐旅游频道、艺龙旅行网、Hicafe旅行社区等大型旅游类网站在资源、平台、渠道等多方面实现深度合作。除此之外,旅游卫视和上海东方电台也将在相关节目中使用该书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