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书自打进入人们视野就带有太多的“贺岁片孪生兄弟”色彩:从1999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首次以贺岁书形式亮相,到2002年贺岁片《大腕》的小说礼品版在各大书店纷纷登场,再到2004年元旦,冯小刚贺岁片《手机》推出、作家刘震云的同名小说销售量突破20万册,一直到2005年贺岁片《天下无贼》——电影还未上映,赵本夫的同名小说已经在2004年岁末新鲜出炉。经历了这种成长曲线,到2006年招数已尽,贺岁书还能继续往年的辉煌吗?
贺岁主题能否引领书市潮流 狗年新春来临之际,人们看到了趁着浓浓的年味儿发售的新书:浙江少儿出版社推出了狗年主题贺岁书《小狗巡逻队》。为了增添这套书的“贺岁”色彩,浙江少儿出版社为此量身设计了一套由国家邮政局特制的限量版有奖珍藏明信片。据出版方介绍,此套书共有15册,每册书都将附赠一张有奖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中的可爱小狗便是此书故事中的主角。以主题故事和主题明信片共同贺岁迎接新年,这在国内的图书市场中较少。
此外,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幼儿期刊——《幼儿画报》在元旦春节期间别出心裁,瞄准幼儿“贺岁”市场,为孩子们精心挑选了以狗为主题的10余套幼儿图书和丰富的新年礼品,组成了一道精美的“贺岁”图书大餐。此次推荐的“贺岁”图书主要是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精品图书。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此次“贺岁”图书的发行,《幼儿画报》还为孩子们准备了超值的春节礼品。
另一种走势,是以“新春佳节”为核心的春节新风俗贺岁书。元旦前已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国内首部以春节新习俗为主题的贺岁书《新春佳节》,以传统与现代对比的写法,展现了现代人过春节的思维方式,如何体现人们对吉祥团圆的愿望,如何玩得开心、吃得满意,如何穿衣打扮等等,启发人们以自己的方法策划出一个幸福愉快的春节。而该系列中的《中国年》一书,则是一部涉猎内容广泛,集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于一体,引领读者欢度佳节的参考读物。
此外,有《无极》电影同期推出的贺岁书,有以《2005财富地图》为代表的财经贺岁书,有以《我家的年夜饭》为排头兵的饮食贺岁书,有以《沙场点兵》为统领的军事贺岁书等。
看的多,买的少 贺岁书,顾名思义,是指庆贺新年、春节等节庆日的礼品书。过春节,无论是大人送孩子一套有纪念意义的图书,还是成年人趁过年买图书消遣,都不仅是文化消费方式,更是现代新年俗的形式之一。
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策划部的刘艳告诉记者,该店今年基本没有以贺岁书的品牌上架新书,也没有推出贺岁书概念。作为北京客流量最大的图书大厦之一,记者在现场也看到,无论是经济类还是社会类图书,都没有打出贺岁的概念,而仅仅在一楼设置了一个展位专销民俗类图书。“贺岁书对时间的要求太苛刻,必须在春节期间推出。有些出版社已经不太出这类书了”。谈起今年贺岁书的尴尬,一些书店纷纷这样说。
出版社的苦衷是:贺岁书要么是与祝贺新年、春节等内容有关,要么是在新年、春节前后出版,这两类情况都需要特定的时间段和内容的保证,要达到畅销的目的,不容易做到。
在一些民营书店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图书专柜名称是“贺岁”,但是其中大部分书籍仍然是成套的名著礼品或者工具书,据书店营业员介绍,“贺岁书”专柜、专架,围观的人最多,但买的不多。
贺岁书市场不温不火 当“贺岁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产业的当今,春节期间各种礼品销售额不下百亿元,而春节又是图书零售业的黄金季节,这样一个大的市场,图书出版行业应该可以分一杯羹。但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贺岁书贺岁标签日益泛滥,炒作形式重于内容,作品风格单一,读者可选择性太少,商业味太浓。
另外,由于纸质媒体和影视媒体互动,出“影视同期书”是近来一些出版社看重的图书品种。贺岁书不过是其中一个品种。影视着重视觉冲击,图书着重内涵价值,两者结合好并不容易。特别是与电影市场上的贺岁片相比,贺岁书并不以娱乐性见长,如果过于强调短期销售的时效性,3个月或半年后这些书将被市场淘汰。
贺岁书已经在业内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业内人士称,今后一段时间内,欲在贺岁书出版中获取最大的利润,一方面不能一味地“为出书而出书”,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培育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效应。
北京图书大厦的刘艳告诉记者,现在该店更注重时效性与常销性图书的结合,就是既强调内容的高质量以确保常销,又要打好“时间差”争取最大的市场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