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与《一九八四》:世纪经典

    村上春树《1Q84》:致敬OR延续?

    今年6月8日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出版六十年,在全球一系列的纪念事件中,最重大也最值得注目的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推出的《1Q84》。这不仅是一部从书名上一望而知的与《一九八四》有血缘关系的作品,甚至从内容,从出版的日期上我们都可以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先期一睹为快的国内翻译村上春树的译者林少华如此介绍:村上的《1Q84》于今年5月29日出版,奥威尔的《1984》在1949年6月8日刊行,就日期来说,仅相差10天;奥威尔的《1984》开篇第一句为“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村上的《1Q84》BOOK1标明“4月-6月”;《1984》以“老大哥”(Big Brother)隐喻独裁者,《1Q84》以“小人儿”(Little People)暗示某种邪恶力量。更重要的联系或共通之处在于,两者都向整个人类社会提出警告。奥威尔的《1984》预言的是一个极其荒唐和恐怖的世界,人性泯灭,六亲不认,自由被剥夺,思想被控制,最后堕落到自觉接受所谓思想改造的地步,沦为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行尸走肉。而村上的《1Q84》所描写的名为“先驱”的邪教团体,其情形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甚至在其异端邪说的蛊惑之下自愿把年仅十岁的亲生女儿交给教主奸淫。显然,两位作家所着眼的都是更广阔的人类前景,为此敲响警钟。用村上的话说,当今世界最可怕的就是“精神囚笼”。

    如同当年《一九八四》一出版就成为经典一样,《1Q84》一问世就刷新了东洋社会战后出版史纪录:发行12天就突破百万册。有趣的是乔治·奥威尔的社会幻想小说《一九八四》也在村上春树的带动下在日本开始走热。

    今年2月15日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接受文学奖时的致词,“……我们都拥有一个真实的、活着的灵魂。体制没有。我们不能让体制来利用我们,不能让体制失去控制。是我们造就了体制而不是相反。”分明是奥威尔衣钵的延续和传承。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