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仍充满变数
之前,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推出的《鬼吹灯》是版权运营的成功案例。《鬼吹灯》不但实现了纸书出版,而且还衍生出了漫画版,同时该小说已被盛大旗下的游戏公司改编成游戏,小说的电影版权卖给了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峰。另外,《我的美女老总》、《唐朝好男人》、《朱雀记》、《庆余年》等热门网络小说已售出了影视版权,《明朝那些事儿》被改编成同名话剧。
但是个案经验难以推广,《鬼吹灯》之后很少有网络原创作品能再现这样的辉煌。分析其原因,是很少有作品能满足版权运营的两个前提:一、版权资源是优质资源;二、运营方必须获得版权授权。从2008年的畅销书市场来看,网络文学渐渐式微,网络文学10年发展积淀下来的佳作几乎被淘尽了。有时候版权运营成了文学网站的一相情愿,只有少数优秀作者会和文学网站签下包括线下出版和改编权的全约。
虽然让版权运营电影、电视、话剧全面开花难度颇大,但是从线上到线下纸书出版是最容易实现的版权销售。现在众多文学网站都有相对固定合作的出版策划机构。有业内人士表示,盛大文学还一直有在北京成立出版策划公司的想法,计划涉足出版策划业务。如果一旦变成现实,那么对传统出版社而言,盛大可能就不再是作家经纪人的角色,而是变成了出版社的直接竞争者。
杨文轩告诉记者,真正的作家经纪人是围绕作家本人进行工作,从作家的版税中得到佣金,如作家版税的12%,其中有2%属于经纪人,而不是通过作品的买卖得到利益。因此作家经纪人在利益上与作者一致,会给作者谋取更多“福利”。经纪人打造作家,必然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以作家明星化、作品畅销为目标。一旦文学网站涉足出版,也就失去了真正作家经纪人的立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盛大之所以存在直接涉足出版的想法,与目前国内经纪人的生存环境不成熟有很大关系,这里面包含着我们的商业传统、价值观念、配套法律等,不是原创文学网站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一方面知名传统作家更依赖传统出版社,另一方面,网络草根作者一炮而红的几率也越来越小。无论是传统作者还是网络写手,挖角跳槽屡见不鲜。国内作者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版权运营、作者经纪业务一直难以真正展开。因此,经纪人业务是否能够成为文学网站的下一个收入支柱,前景尚不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