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上的书

  奥运热闹了,书展有点冷清了;京城出版社早早放了奥运假,书展首发新书也少了踪影,只好将就六、七月版书也当新书。 

  认认真真把书展当作新书首发舞台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算是“劳动模范”了。前年靠着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过了好一段富裕日子后,上海文艺出版社终于和百家讲坛扯上了关系,这次是《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和《马瑞芳趣话红楼梦》,两位百家讲坛坛主还亲临书展造势。王立群和马瑞芳原本在上海的粉丝就不多,再加上百家讲坛江河日下,文艺出版社估计也不指望奇迹重现了。 

  和“书”有关的书,从来都是读书人的最爱,虽然它的读者群相对比较小众。世纪文景在书展前一下子推出了两本此类书:《纸房子》和《夜晚的书斋》。只要是拉美作家,出版商的宣传肯定会把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其他什么“斯”拉来造势,《纸房子》的作者乌拉圭人卡洛斯·多明盖兹也只好承受着这些前辈的“期许”,不过《纸房子》模仿了这几年很红的“图书馆(旧书店)悬疑”套路,几乎把所有拉美作家的糗事一网打尽。《夜晚的书斋》走的倒是“正典”路数,曼古埃尔这位《阅读史》的作者和书痴,这次带读者游玩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各类图书馆,甚至包括Google,据说这位加拿大人写这本“图书馆史”的灵感是家里策划修建了一个书斋。除了这两本过于“文化”的读品,好莱坞电影《伯恩的身份》同名小说终于姗姗来迟,不过这次出版的《伯恩的身份》是电影系列的第一部。看完小说,重温下几年前的这部经典动作片。 

  电影同名小说从来都是图书市场热点,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主推的手机小说《恋空》(上、下)也刚刚出齐,同样小说和电影可以同步对照着看。电影《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同名小说的作者E. B.怀特也是位随笔大师,在前年出版了《这就是纽约》和《重游缅因》之后,上海译文出版社继续推出其随笔集《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选录了他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也收入了其早期撰写的诗歌、短篇小说和写在杂志上的札记。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少数同时得到评论界和市场双重肯定的作家,《赎罪》在全世界卖疯了后,薄薄的《在切瑟尔海滩上》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夫妇“初夜”失败的体裁,据说深得女性读者青睐。麦克尤恩的前辈格雷厄姆·格林也是这种游刃于通俗和严肃之间的小说家,在年初出版了《权力与荣耀》之后,这次带到书展上的是《布莱顿棒糖》、《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不过,格林最受期待的《文静的美国人》要过些时日再出,小说同名电影2003年曾得多项奥斯卡大奖。 

  纪实作家何建明不久前刚刚到作家出版社履新,何社长的新作《破天荒》也算是自己出任社长后交的第一份差。改革开放三十年应景作品《破天荒》的角度倒是新鲜,解密对外开放第一重要事件:让外国人到中国领海开采石油。社长出书,作家社自然卖力宣传推销。同样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应景作品,人民出版社《开放你的人生》,名海归代言人王辉耀系统地梳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成长起来的开放式人生实践者的奋斗传奇。与其说是献礼书,不如称它励志书更为合适。 

  同样是应景,奥运书也是书展热点。凤凰卫视美女主播飞到书展签售《要成功,更要成长:许戈辉对话奥运英雄》,报告文学作家孙晶则全景式记录筹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历程的《五环旗下的中国》。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