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6日举行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新闻出版总署等发来贺词、贺信。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出席大会并讲话。殷一璀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品牌战略,多出精品力作。要保持特色、巩固品牌,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在同类出版社中的领先地位。要面向市场,面向读者,既重视高端产品的开发与创造,又要高质量高品位做好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在构筑学术高地同时,努力开拓适应不同读者层次需要,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多样化出版产品。尤其是做好对未成年人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出版工作。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在高精尖的科技专著和科技工具书、科学技术普及读物、科技期刊和数字化的电子出版物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该社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出版社之一,还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批命名为“全国优秀出版社”。
50年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累计出版各种文字的图书(初重版)2.96万种,印行7.15亿册。有600余种图书分别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其中,“国家图书奖”9种;“中国图书奖”5种;“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种;“国家期刊奖”6项。
50年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不少有影响的科技精品图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李政道讲义:统计力学》《中国基因组研究丛书》《中华本草》等力作。上世纪50年代末出版的一本《实用五金手册》,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一直热销不衰,至今已经7次修订、55次印刷,总印行数已逾600多万册;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曾一夜之间轰动全国……
200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上海率先开展e-book的出版业务,成为中国内地荣获首届“网络出版先锋”奖5家出版社之一。该社先后与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众多出版机构建立了版权输出或引进的业务,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的60卷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是迄今所有涉外出版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个出版项目。
该社还编辑出版国内享有声誉的《科学》、《科学画报》、《大众医学》、《无线电与电视》、《上海服饰》和《车迷》等。50年来,共编辑出版期刊533种,印行4.19亿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50年来,出版图书总计6000余种。在大型与超大型集成性古代文献资料、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古籍专业类工具书和大专教材、古籍普及类读物、文史文博类图册及线装书等出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造了驰誉海内外的“上古”品牌。共有400余种图书分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等国家以及华东地区、上海市的大奖。在古籍图书获奖数量以及销售码洋、实现利润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古籍专业出版社的前列。
高质量的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的出版,是该社一以贯之的出版重点。《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已出版了85种,是该社出版时间最长、获奖最多、最能体现专业精品图书特色的大型丛书。新世纪伊始,该社又推出了《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中华要籍集释丛书》等大型丛书。《续修四库全书》的合作出版,为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被誉为“功在当代,泽及后世”,荣获国家图书奖的最高奖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该社在国内出版界最先出版了陈寅恪、胡适、钱钟书、王元化等一批学术大家的著作,为学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海外汉学丛书》《晚清民国学术书系》《社会·经济·观念史丛书》《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域外汉学名著译丛》《上海史研究译丛》等丛书,显示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专业研究著作出版与时俱进的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