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党的十六大热潮中,被列为上海出版界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精品图书之一,《中华本草》“藏药卷”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的首部巨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药物研究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13年编纂,并经南京中医药大学总审定而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宝库中,藏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藏药学为藏族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形成了完整的藏药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藏药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整理总结得到高度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藏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编纂一部全面反映历史和当代藏药学成就的综合性藏药著作,已成为时代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为了从整体上充分体现祖国医药学中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促进各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使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的特点得以继承和发展。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中医药界的六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由国家组织修订中华新本草的提案和议案。随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编纂《中华本草》列为重大科研课题。1989年,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由此拉开了编纂工作的帷幕,由民族医药工作者承担的《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编纂工作也同时展开。经过全体编纂人员和出版社编辑历时13年的辛勤努力,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的首部著作——“藏药卷”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介绍,《中华本草》“藏药卷”共100万字,收载了藏医临床上常用、疗效确切的藏药材近400味。为确保全书的科学性、权威性,在编纂过程中,编纂人员不仅深入考证了《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古代藏医药经典专著,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医药文献著作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从各个方面对药物作了较系统的整理研究,所引载的许多内容,均属于古代珍贵文献资料,其中不少为编纂单位馆藏的手抄孤本,在过去极少被学者所闻见,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所问世的藏医药著作进行了分析与参考,体现出了藏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使这部“藏药卷”所涉猎的本草文献既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新颖性。
我国医药学界的有关专家称,《中华本草》“藏药卷”的出版,不仅对藏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有利于藏药学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也使世界文化宝库中又垒起了一座令中国骄傲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