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他的元配夫人张幼仪(3)

    徐志摩要离婚

    那天吃过晚饭以后,徐志摩送明姑娘回去。郭虞裳回房休息,张幼仪在厨房里洗碗筷。

    当徐志摩回家的时候,张幼仪还在忙着。徐志摩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在张幼仪的身边转来转去,也不说话,张幼仪被他弄得莫名其妙,因为徐志摩的这个行为太反常了。一般情况下,这会儿他应该去看书,或者与郭虞裳聊天。他这是怎么了?张幼仪心里直犯嘀咕。

    “你对明姑娘有什么意见?”徐志摩终于开口说话了。“她看起来很好,可是小脚和西服不搭调。”

    张幼仪这句话引来了徐志摩的突然尖叫声:“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张幼仪给吓懵了,他从来没有这样大声地对张幼仪说过话,她气恼,她委屈,她失望,她厌恶……她逃离了房间,向阳台上冲去……

    徐志摩说这样的话,为来为去还是为了林徽因。

    徐志摩每天吃过早餐,就匆匆地出门去了,大约过了一周左右,他突然失踪,不见了,就好像从地球上蒸发了似的。他的书,他的衣服,他的生活用具,一切的一切都完整无缺地放在那儿,张幼仪很着急,可是她到哪儿去找呢?又能往何处去寻呢?她一筹莫展。

    忽然,张幼仪听到有人敲门,“谁啊?”张幼仪把门打开,原来是徐志摩的朋友黄子美。他是受徐志摩所托,来问一个很怪怪的问题:“你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张幼仪生气地说:“你跑来就是问这个愚蠢的问题吗?”那个人被张幼仪的模样吓坏了,不知所措地站起来,赶紧离去。张幼仪在他的背后重重地关上了门,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她知道徐志摩不会再回来了。

    张幼仪想起了哥哥们,到二哥那里去吧!张幼仪坐在桌前写信。她告诉二哥:她已有身孕,徐志摩要她去打掉,还提出离婚。刚才,徐志摩的朋友来问我:愿不愿意当徐家的媳妇,而不当徐志摩的太太?这个问题让她如何来回答呢?现在她一个人待在沙士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向二哥你求救了。请快点给她来信。

    那时间,张君劢正忙着写文章,参加政治讨论呢。张君劢仔细看了来信,觉得很痛心,他想起了徐志摩的过人才华,和他的善良、聪明、热情……张君劢读完信后,立刻展纸书写:“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最后又写道,“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中国第一宗西式离婚

    徐志摩在经过一段时期的犹豫、徘徊、彷徨、追求和苦闷后,决定与张幼仪离婚。徐志摩给张幼仪写了封信。而此时,张幼仪被送进一家医院,1922年2月24日,她为徐家生了第二个儿子。当张幼仪离开医院,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的时候,七弟交给她一封信,她一看信封,就认出那是徐志摩写的。

    张幼仪看了信后,只感到徐志摩的不负责任,根本没有提到他们的孩子,以及一个人出走,把她扔在沙士顿的事。因为张幼仪是个讲实际的人,没有诗人那种脱离实际的想法。她下定决心非看到徐志摩不可!

    柏林的天阴沉沉的,在离市区很远的一座公寓里,正在进行着中国第一宗西式离婚。

    徐志摩手里拿着离婚文件,递给张幼仪。张幼仪看了看文件,上面写着:男女双方已经决定终止他们的婚姻。徐志摩已签了名,就等张幼仪的签名了。张幼仪缓缓地拿过笔,写了自己的大名:张幼仪。这天是1922年3月。边上有两个人作证,一个是吴经熊,另外一个是金岳霖。

    徐志摩在离婚的3个月后,写了《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发表在同年11月8日《新浙江》报的副刊《新朋友》上。在这同一期上,还刊登了《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

    飞机撞山失事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去世的前一天,张幼仪在云裳服装店里见到徐志摩。

    那天,徐志摩到店里来问一下替他做几件衬衫的事,和张禹九即张幼仪的八弟闲聊了起来。张幼仪这才知道,他是11月11日从北平到上海。因为家里入不敷出,徐志摩定居上海后,不得不出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并在北平一所女子大学兼课,仅1931年春至夏,他南北往返竟达8次之多。

    徐志摩13日到家后,与陆小曼又大吵了一场。吵架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徐志摩劝陆小曼到北平去,陆小曼不肯,那是因为林徽因在北平,女人的心里容不得自己所爱的男人有另外的女人。而且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大,欠账单也越来越多。徐志摩毕竟是一介书生,不忍撕破脸大吵大闹,只好忍气出走,借探旧访故以消气解闷。

    14日徐志摩到刘海粟处,看他的海外归来的新作,中午在罗隆基家里午餐,下午又到刘海粟家里。

    17日,徐志摩准备行李。陆小曼问:“你准备怎么走呢?”“坐车!”“到南京还要看朋友,怕19日赶不到北平。”“那我就坐飞机……”“跟你说多少回了,不许坐飞机!”“我喜欢飞啊,看人家雪莱,死得多风流。”“你尽瞎说。”“你怕我死吗?”“怕?!你死了我好做风流寡妇。”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