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五月春拍看点多

    5月,春拍又引来了许多投资者关注的目光。据悉,由博古斋协办的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春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第三专场和古籍善本专场,将于2006年5月在上海大剧院八楼宴会厅举行。本此拍卖共有中国书画270余件,古籍善本近400件,其中的不少精品可以说是看点颇多。

书画专场重量级拍品不少
    书画专场中以博古斋提供的一件王铎《临淳化阁帖草书卷》最为珍贵,此卷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正如顾复所言: “闻其临淳化阁帖数部,非功力如此焉能精妙如此。”此手卷前后有谢稚柳、徐邦达、启功三位鉴定大师的题跋,其珍贵不言自喻。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购回国宝《淳化阁帖》,在全国掀起了一阵书法热。自宋以来,无数书家以二王为宗,刻帖为本,传承发展了中国书法艺术,也为《淳化阁帖》的流传作出了贡献。而王铎无疑是他们之中成就最高的,他的书法作品和创新精神影响了明代以后数百年,直至当代仍受海内外名家推崇,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誉其“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2006年中国嘉德一幅王铎立轴作品售价132万元,相较而言此手卷70万元的底价虽然不低,但仍还有相当的空间。

    本场封面《许礼翁教子读书图》是王翚与顾大同合作为东山许礼翁所作,画面设色淡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而在画作四周裱边,许氏后裔、历代藏家纷纷作题以示珍贵,观后不由令人对画中“读书之乐”心向往焉。四王的山水影响了整个清代,王翚作为“清初六大家”之一,是清代书画创作最大宗派“正统画派”的领军人物。在2005年中国书画拍卖成交价前100位排行榜中,王翚的作品占到了6位,其中《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手卷》以成交价3520万元位居榜首。

    作为海派的领军人物,吴昌硕的画作近年来在书画市场上保持着良好的走势,他的精品花卉作品价格在100万元左右。封底《竹石图》是吴昌硕以所藏金农的旧墨绘就,画面中更是漫溢着金石之气。墨分五色,气韵生动,线条遒劲,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品。此外书画专场中明代大家张瑞图行草《五言绝句》、高克恭的《方棹吟秋图》、任预的《仙子玩月图》都是难得的精品。

古籍善本精品惹人关注
    古籍善本专场中《名家补抄玄秘塔碑》十分珍贵。据《增补校碑随笔》考据,十三行“超迈”之“超”字未损,十六行“传授宗主”之“授”字未损,应为明末清初时拓本。此拓本内有缺失,但经张启后、宋育德、张玮、高振霄、张伯英、邵章、钱崇威精写楷书补齐,使藏家在欣赏碑帖拓本的同时也欣赏到名家的书法艺术。此碑由龚心钊收藏题跋,并附谭泽闿跋。

    唐卡是西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土蕃时期。藏语中“唐卡”的原意是印章,又来演变为藏卷轴画,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按制作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丝绢绸缎为材料,用刺绣、编织等方式制成的称为”国唐“; 用颜料绘于布上的称为“止唐”。唐卡在拍卖场上并不多见,这次拍卖将出现两幅唐卡均属于“止唐”,一幅分为上中下三部,代表天、地、地下,即本波教的三界说,色彩绚丽,画面丰富; 另一幅中属于“止唐”中的金唐,用金粉绘制而成,画面素雅。

    金古良撰绘之《无双谱》,为清代著名版画图谱,取自汉至宋、张良至文天祥等40人,绘成绣像并题诗文,“双无”为“不重见”之意。此次拍卖《无双谱》为手绘摹本,线条精细流美,所附诗文亦为手书,画面前有收藏者“七六叟”姜两村亲笔书于1967年的长题。而宋版佛经向为人所喜爱,此所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在佛经中归属于大藏经般若部。是经用千字文编号,首有天般若经第五会“下有光”字,半页为六行,行十七字,如此完整之经为不多见,且品相上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