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很多专家学者甚至年轻人都有强烈的奉献信念,如同当年武训乞讨兴学一样的信念,这在中外都是一样的。经济学家茅于轼指导山西龙水头村成立了“龙水头村民扶贫基金会”,帮助很多村民脱贫致富;田惠平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艰难地维持“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主要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服务和援助;廖晓义创办“北京地球村”,从事环保宣传和服务。现在,各种各样的基金会正逐渐在中国兴起。
其实基金会是政府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每个公民实践自己社会关怀的重要方式。亚里士多德就论证过,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好的公民,必须要有社会感,每个人都应对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公益基金会关注贫穷,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类更长久的利益,但并非直接进行收入再分配。而是通过对教育、医疗、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资助,扶持对人类未来至关重要的项目来全面改造社会。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类连续不断制造出新的财富,而现有的财富也不断在每个人之间流动。让财富流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财富最好的归宿,也是多数人的愿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