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多方面危害 郭荣昌委员分析,垄断行业对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表现为控制产量,谋取高额利润,限制可能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等。“这次‘油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损害社会公平。据统计,当前我国行业平均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大多是垄断性行业,其中有通信服务业、电力供应业、金融证券业、保险业等,垄断引发的行业收入的巨大差异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影响技术进步。由于缺乏改善经营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垄断行业往往阻碍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开放力度加大,这些垄断性行业竞争力面临严峻的挑战,风险与日俱增。“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必须加快行业改革 “垄断行业必须加快改革。”郭荣昌委员为此开出了“药方”:
一是必须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加快推进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其科学经营和民主管理,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有关垄断行业,适度建立起市场竞争机制。特别是一些盈利性的运输、通信、能源等垄断行业,应根据条件成熟程度,逐步取消体制障碍和人为限制,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促进有效竞争。
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当务之急是对各垄断行业要建立健全专门的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和工作透明度以及公众的参与程度,实行规范的听证制度和审计制度,有效防止垄断巨头铺张浪费和贪污腐化等行为。”
四是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垄断行业的监管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禁止和防止垄断,是市场经济下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制度和秩序的根本性措施。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依法规范和约束国有垄断行业的竞争方式、交易关系、市场行为,是防止国有垄断行业危害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
垄断行业如何牟取暴利
利用漏洞转移利润 由于历史原因,在当前市场经济尚未完全规范的情况下,许多行业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政策漏洞,这为垄断行业在经营和管理上刻意制造出一个个“黑洞”创造了条件。
[手法]一些垄断行业靠辅业和多种经营变相转移利润。表面上看,企业是国家所有,但其辅业和多种经营的利润却没有被纳入政府监控。企业利用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条件所经营的辅业,实际成为企业丰盈的福利“小金库”。
软硬兼施逼人就范 在与市场接轨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现象依然严重。依附于行政权力体系的垄断行业,经常能利用政府部门的名义,采用“软硬”两手,试图打消群众的怨气。
[手法]所谓“硬手法”,就是采用“倒逼”战术,明知道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企业所提供的公共性服务,却偏在关键时刻制造紧张空气,与群众讨价还价。一旦群众要求政府开放市场,允许多家企业竞争,就会来“软”的,放下身段,以痛心疾首状百般辩护,博取群众同情,但绝不会想方设法降低商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