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科学文化类书籍的阅读回顾

    另一门重要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近年来的后起之秀。在《听基因讲祖先的故事》(长谷川政美、任文伟、杨莉琴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中我们得知,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与人类的关系要比它们与亚洲的猩猩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它几乎意味着黑猩猩更像“人”而不是更像“猩猩”。这一结论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不过还有更惊人的,那就是若是追溯现代人的母系遗传,将追踪到一个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性,借用《圣经》的说法,她被象征性地称为“线粒体夏娃”,是所有女性、亦即人类的共同祖先。这一结论再次颠覆了传统的看法,它意味着:我们的直接祖先是来自非洲的原始人类,而更古老的北京猿人则不是我们的直接祖先,它们仅是我们的旁亲,在进化的途中灭绝了。当然这一说法遭到中国考古人类学家的反对。关于基因还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它们直接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林肯的DNA——以及遗传学上的其他冒险》对此就有生动的介绍,本书的作者曾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在取得律师资格之后,又进入耶鲁大学医学院,花了七年时间终于成为一名内科住院医师,他的志向就是要把法律与其他专业结合起来,而选择遗传学作为切入点,正是作者的明智之举。鉴于遗传学正在日益走近寻常百姓家,由此惹出的官司可谓精彩纷呈,在这些官司中,作者常常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充当其中的证人,这样新鲜出炉的内容读后自然令人大开眼界。 

    在提及科学人文类的读物时总有一种遗憾,那就是来自中国学者的有趣读物实在乏善可陈。但新近出版的《数学逍遥游》(陈克艰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8月版)却令人眼睛为之一亮。想来数学该是多么高深的学问,数学难题曾吓倒多少不谙解题的学生,甚至包括钱钟书。但在作者的笔下,似无人间烟味的数字、公式却个个鲜活生动,比如,以流水的平缓和急促来比喻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趋势,这就是“斜率”。由此表明,抽象的数学本有来自生活的体验。但有时这种直接的生活体验却也会误事,如非欧几何的难产,原因就在于常识和经验上的直觉,使人们无法摆脱“平面上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一条平行线”的设想,这正是欧氏公理的先入之见,以至人们花费了二千多年的时间才冲破“井底之蛙”的局限,得以进入非欧几何的境界。 

    科学总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有趣的境界,所以读科学书籍,正可谓科学逍遥游。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