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日至5日由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出版社、维也纳原版文献出版社、德国朔特音乐国际出版集团、德国赛乐尔钢琴制造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赵晓生钢琴“净版本”(也称“原始版本”)大师班,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钢琴爱好者七十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赵晓生教授,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从维也纳原版文献出版社引进的原始版钢琴乐谱为基础,详细讲解、分析了巴赫、海顿、莫扎特、肖邦四位音乐巨匠的经典钢琴作品。在这次钢琴大师班上,赵晓生教授从钢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多方位的视角来诠释这些音乐大师的钢琴作品,可谓是“史无前例”。
赵晓生教授在这套书撰写的中文《序》中写道:“上海教育出版社斥巨资为我国音乐界隆重引进维也纳原版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批伟大作曲家——J.S. 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的钢琴乐谱,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众所周知,德国朔特音乐国际出版集团拥有两百三十多年发展历史,它伴随无数伟大的音乐家达到他们创作生涯的顶峰,可以傲称为世界音乐发展史的一个见证人。当今朔特音乐国际仍是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出版界最具影响力的资深出版集团之一。1972年朔特音乐国际与维也纳宇宙出版社合作建立了维也纳原版文献出版社. 所谓文献出版物。就是依据作曲家手稿,或第一版(俗称“原版” URTEXT)对作品每个细节做出详细而殷实的考证,对多种有据可查的最初来源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接近作曲家原始创作意图,还原作品原貌。德国朔特音乐国际创立维也纳原版文献出版社的初衷就是把古典音乐作品收集校正, 尤其是该社珍存的大量音乐家的手稿加工整理,为音乐工作者及广大音乐爱者提供一份严谨而又易于理解的科学文献。经过奥地利维也纳原始出版社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维也纳原始版本”以其严谨性,权威性在世界音乐界享有盛誉,业已成为一切严肃的音乐学家、乐器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研究音乐作品本来面貌的最可靠的出发点。
J.S. 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不仅是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中起巨大影响的作曲家,而且他们的钢琴作品被出版过无计其数的不同版本,造成的混乱也最严重。
J.S.巴赫基本上不在手稿上注明任何演奏指示,通常无速度标志、无强弱记号、无表情术语、无连跳记号、无踏板记号,仅有几个例外。现在通行的巴赫版本,如车尔尼版、穆杰里尼版、布索尼版、齐洛季版,加注大量演奏记号,其中有些可给以启示,但亦有大量不合理之处,甚至违背巴赫原意,有着许多过于浪漫,与风格不符的解释;极少数的有“修改”巴赫原作,对音符进行“增删”之举。
对莫扎特的注释常有改动音符、改动术语、增添过多强弱记号的现象。充斥我国市场的某种版本(韦森伯格注释)公然多处“修改”莫扎特原作,连旋律、音区都被“改”了。这种以讹传讹只能使错误信息广为传播。
在出版史上,对贝多芬的任意窜改是最严重、最普遍的,造成的混乱也最大。有的版本把自己的注释混同在贝多芬的原作之中,使人真伪难辨;有的改动贝多芬强弱记号、分句连线的位置,使音乐句法和性质发生异变;有的更公然去掉贝多芬原注,添加自己的注解,也有增删音符的。在踏板记号上,问题尤其严重。过多的踏板记号严重损害了贝多芬音乐的清晰音响。 至于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其版本遭遇更为“悲惨”。一方面,肖邦本人常为同首作品写出两个甚至三个手稿版本,其中甚有重大差异;另一方面,热爱肖邦的注释者甚多,他们也常常将一己之见强加给肖邦。广为流传的著名钢琴大师柯托版、帕德莱茨基版也不例外。诚然,在这些版本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不少十分“私人化”的注释亦难免给人以误导。
鉴于以上版本混乱之严重情况,“净版”或曰“原始版”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对任何想以钢琴为事业,任何想贴近作曲家原作真实面貌,任何想对上述几位大师作品做出切合实际判断的音乐家,都必须以拥有“净版本”作为他们的首选。因为这是他们的学术依靠,这是他们从事演奏和研究的出发点。“净版本”可以使他们免去许多误解,避免大量由于误传信息所引起的歧解。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赵晓生教授在这次大师班上极力呼吁:“每个学习J.S.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的杰出的钢琴音乐的人,都应当拥有一套放在你们面前的‘维也纳原始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