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发展来看,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有关专家经过分析测算,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 1999年国际油价上涨10.38%,影响我国GDP增长率约为0.07个百分点; 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64%,影响我国GDP增长率0.7个百分点,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万亿元计算,相当于损失600亿元以上。
从国民经济的三个因素消费、出口和投资看,油价上涨将使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
从进口方面来看,油价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成为我国外贸逆差的主要因素。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
从交通运输来看,石油价格越高,成品油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及消费品价格走高,直接受到影响的主要有航空运输、旅游、石油化工、汽车等行业。
而对于居民的汽车消费,燃油上涨肯定会直接增加居民消费负担。
调整能源政策应对危机 经济学家易宪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整体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其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是很大。中国存在一个特有现象,国际油价涨,国内将跟着涨; 国际油价降,国内油价却不跌。石油、石化还是垄断性行业,油价因素对行业利润影响不多。
另外,能源价格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原煤。今年以来,国内原煤价格成倍上涨,使得不少电厂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企业利润被侵蚀,一些企业只好减少电力生产。这可能是目前国内出现电力紧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说,由于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同,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冲击并没有国际人士所认为的那样大,但是政府要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国内能源政策与国内能源发展战略,以便应对国际石油危机的发生,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来提高国内能源的使用效率。
易宪容建议,为减少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可以针对性地致力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用品,提高我们的能源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