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不断上涨,我的用车成本也上升很多。”一位拥有私家车的车主对记者说。也许在我们的城市中,有车一族是最能感受油价上涨所带来的支出增加,多掏腰包也就难免心痛。正如这位车主所说的,油价确实在不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今年至今已经上涨3 次。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在国际原油价迭创新高的压力下,汽油、柴油首次双双涨价。上海地区成品油各品种零售价此次涨幅最低6.6%、最高8%。
供求失衡是主因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实在是出于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的无奈举动。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高,价格已从年初每桶约30美元飙升至目前约43美元。8月20日,纽约NYMEX9月原油期货合约盘中最高达到49.40美元一桶,接近了50美元的关口。
国际油价大幅飙升让人惊呼石油危机是否要来了。专家分析认为,原油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尤其是产油大国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动荡。但根本上,还是因为全球原油市场的供给能力多年没有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需求超预期增长之后,全球原油富余产能消耗殆尽,从而丧失了应对短期供给危机的能力。
“供需的失衡是油价上升的基本面因素。”高盛(亚洲)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指出。他撰文说,全球石油消费量创下了30年来最高纪录。中国作为新型工业化大国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全面的强劲的复苏,导致了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然而,全球原油产量已经接近产能限制,形成了供应瓶颈。虽然地缘政治安全因素(伊拉克、沙特等国的动荡),俄国尤科斯事件与委拉瑞拉内政不稳对全球石油供应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今天的高油价主要是过去投资不足的直接后果。
另有专家提出,在油价大幅上涨中,不能忽略核能转换因素。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结构不同,比如中国,三分之二是煤炭; 而西方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中有核电、石油、天然气等多种成分。但近年来,发达国家除法国、日本外,核电比重开始迅速下降。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2000年以来的油价上涨。
投机因素推波助澜 “美元贬值颠覆了油价基准。”华夏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张剑告诉记者,美元贬值的直接后果促使欧佩克重新确定了石油价格的区间。如果今年原油全年均价达到每桶37美元,同比上涨30%,那么美元汇价下跌的因素将占15%左右。美元贬值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促使欧佩克重新定义其油价区间。
张剑还认为,投机因素也在对油价推波助澜。石油供求关系趋紧、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以及油价寻求新平衡点的过程,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国际投机商纷纷离开美股,进入原油期货市场大肆炒作,增加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人为抬高了国际油价。在最近的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行为。他估计,投机因素使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上涨了8~10美元左右。
高位运行难改变 高企的油价有无回落的可能?中国商务部报告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受全球经济复苏、OPEC减产、俄罗斯政治动荡、中东地区局势不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仍然会在高位运行。
张剑说,综合分析影响油价上涨的各种因素,短期内油价不会继续攀高,但仍然维持高位运行。美元贬值是本轮油价上涨的内因,国际油价的走势必然修正这种影响。考虑到美元的贬值程度,油价的新平衡区间定位在每桶28~34美元,而全年均价将在每桶37美元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孟春博士认为,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较大,因为石油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单位油耗高,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但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洗礼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抗油价上涨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高能耗传统工业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单位GDP油耗大幅减少,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大幅提高。而不发达国家正处在工业化时期,节能和替代能源发展慢,单位GDP油耗较高,经济增长对高效优质的石油依存度较高,且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较弱,高油价对其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
在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大于不发达国家。但在2000年世界油价涨到每桶将近40美元的高价时,发达国家经济受影响程度却明显减小。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却不同。2000年世界一些权威机构估算,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并在这个价位上保持一年,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发达国家的3倍。
高油价降低GDP增长率 专家介绍说,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介乎自给自足型国家与消费国之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达到6102万吨,增长39.3%。由于目前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只占国内石油消费的一部分,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可划为基本自给自足型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持续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特别小汽车进入个人消费,国内石油消费也随之大幅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