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应对高油价

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在一年中调高了3次,虽然调整幅度不算很大,但对个人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油价影响物价    作为一种能源,石油价格的涨跌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专家认为,国内成品油价不断上调,将有可能推动通货膨胀。申银万国研究所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明显加大。根据模型计算,如果全年原油价格上涨30%(平均油价为每桶37美元左右),将使得总物价水平上涨1.5%,投资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0.7%。

    该报告进一步解释,原油是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国际原油涨价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我国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一是由于自从2000年以来国内原油价格开始与国际接轨,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提升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水平; 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使得我国原油进口价格上涨,这将增加原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下游企业面临比较大的涨价压力; 三是原油涨价将带动其替代产品例如煤炭等的价格上涨,从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物价上涨。

    经济学家钟伟认为,由于我国对油价的定价还没有完全做到市场化,政府在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时仍会考虑市场接受程度,调整幅度往往没有国际市场那么大。因此,成品油价格上涨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不是很大,在构成消费价格指数的各项指标中,农产品价格的变动起着决定性因素,油价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6%,而拉动价格总水平仅上升了0.25个百分点。

上游受益 下游受压   油价的变动对国内某些行业效益将会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股市投资时要留意行业利润的变化,回避负面影响大的行业。

    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报告说,从所考察的17个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最大,价格涨幅在0.6%~1%之间; 电力及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炼焦、煤气和石油加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价格涨幅在0.2%~0.4%之间; 其他行业价格受原油涨价的影响较小。

    因此,手持石化股的投资者不必太担心,油价上涨对石化企业利润影响不大,而对交通运输类公司则要多个心眼。

    国泰君安研究所研究员侯继雄认为,总的来看,上游原材料行业,如石油化工业,具有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虽然成本直接增加,但盈利能力并不一定被削弱。下游消费品方面,如成品油、化肥、农地膜等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提价能力不足,适当承担了一些原油成本增加量。而工业中间品这个环节,对应庞杂的工业制造业,如化纤制造业、塑料加工、橡胶轮胎等,承受的压力最大。

    南方证券研究所石化行业研究员李少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油价上涨总体对大石化企业是有利因素多些,但下游企业能否持续承受这个涨价因素,我表示担心。”

    华夏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张剑提醒说:“短期内投资者要回避那些负面影响大的上市公司,如航空等交通运输行业的公司。”油价上涨将会直接提高运输成本,因此短期内油价上涨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及相关行业中,如航空业、旅游业、出租车行业等。

    虽然成品油调价后,航空油价格还没有调整,但从国际油价在高位运行的趋势看,航空油价格调整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投资者要有所防备。   

汽车消费更看重经济型车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出租车的运营成本提高,那么消费者打的花费是否也会提高呢?北京市运输管理局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拟在出租车现价基础上加收燃油加价费的应对方案,出租车燃油加价听证会也将召开,但上海方面还没有类似表示。

    油价上涨更直接的影响就是私家车的用车成本上升了。油价是汽车使用成本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油价的每次波动都会对汽车的销售及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私车用于上下班和双休日出游,每年的行程是2万公里,如果经济轿车的耗油在10升/百公里左右,使用93号汽油,油价上涨之前每年的油费为7200元,油价提高后,油费增至7758元,车主要多支出500多元。相对于汽车的其他使用成本,多支出的油费不算太多,车主还是能承受得起。但对新购车者而言,买车时会不得不多考虑汽车的耗油量,经济型轿车将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

    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购车者因为油价的频繁波动而动摇了买车的意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