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白领,是生活的时尚一族,年轻的他们往往与“小资”、“情调”、“另类”这样的词分不开。但是对于房子,他们却似乎另类不起来,一样摆脱不了市场大众流行的“买房”热风。但从经济成本和现金流的角度看,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可以尝试一下长期租而不买的方式,轻松舒适的同时一样可以享受家的感觉。
“下班后,在这个繁华都市的万家灯火中,我希望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窗口,屋内温暖的灯光能照亮我的归途,指引我的心灵趋于宁静,静静等待疲惫工作一天后的我归来。” 这样的体验,或许代表了不少都市年轻白领的心声。他们或者独自漂泊在城市中央,或者生长在此但工作后因为经济获得了独立而不再与父母同居一所。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目前居住在租来的公寓中,不少人期望有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一扇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窗口。
买房租房各有理由 为了粗略了解一下这个群体目前住房的具体情况,本刊针对上海一些写字楼的200位白领进行了小型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有人打算买房,还有人愿意继续租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理由。 买房的人觉得,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觉,有了房子就有了结束漂泊的理由(选择这个理由的人占87%);二来现在房产的保值增值性较强,平时又无暇投资其他,买房既是消费也可当作不动产投资,就算以后不满意现在买的房子,出手卖掉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笔呢,所以何乐而不为呢(选择此项理由的人占13%);三来拥有房产是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明证之一. 但是另一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宁可不断换租也不愿立刻买房(在上述调查中,暂时没有买房计划和不打算买房的人共计45%)。他们或者是经常来往于各大城市之间的“飞人”一族,觉得房子虽然温暖,却容易束缚自己;最重要的是很多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一下子支出那一笔其实也挺高昂的“首付”(选择该项理由的人占60%);还有的觉得好房子太多,口袋太小,好的先租来住住也挺舒服的,又不用自己操心房子的维修什么的,图个轻松潇洒(占20%);有的也想在这个城市安家,但不愿意那么早就介入──现在房子那么贵,现在买了谁知道保不保值呢(占20%)。 两个案例的费用比较 究竟是买房好还是租房好,各人都会摆出一些充分的理由,孰优孰劣倒也难下定论。但今天我们暂时撇开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仅仅从经济成本和现金流的角度,来比较年轻的白领先生小姐们的选择,看看从理财的角度哪种方式更划算。 在进行比较前,先假设目前已有了20万~25万元的经济实力(不论是个人的积蓄还是得到父母的部分支持),都具备了支付买一套中等价格房子的首付款的能力。以下给出两个案例: [案例一] 王小姐目前单身,一个人租着1000元/月的一室一厅的房子,由于离单位太远,所以她想购买浦东新区一套精装修的一室一厅型酒店式公寓,建筑面积75平方米,总价为50万元(为计算方便,取整数)。按照首付比例30%,她一次性支付了150000元,余额她计划选择20年期银行按揭贷款且每月等额本息法还贷,月还贷2318元,20年内房屋的折旧要20万元,自我小维修的费用估计为3万元。 王小姐若不买该房,而是继续选择租房,考虑到租金的涨跌,假设她20年内租房的平均月租金为1500元,那么20年内她的租金一共需花费360000元。此外,租房不可能一直呆在一处,所以考虑搬家费用支出总共约5000元。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考虑到房产市场的发展,王小姐预期该房产年平均增值可以达到3%,那么20年后她所拥有的房产价值将达到903055.6元。如果选择租房,王小姐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投资理财能力,会将不买房而省下的这笔首付款用于基金、外汇、保险等投资,个人预期这笔投资的平均年收益率为8%。另外,考虑到月租(1500元)与月供(2318元)之间存在818元的差额,王小姐设想将这每个月的差额以一年期零存整取方式存入银行,扣除利息税则每一年年末都可以得到9888.74元,且每笔年金每两年后自动转存一次两年期的定期存款(到第19年末不够两年时转存一年定期)。这样20年后她就能得到合计903636.4元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金融资产)。 [案例二] 顾先生快30岁了,是一家物流公司的经理,打算两年内结婚,房子自然也是心头一患。由于顾先生有些偏好租房,但女友却想拥有自己的房子,所以他们列了两个方案:要么直接拿出大部分积蓄加上银行按揭贷款“搞掂”一套二室一厅的商品房,面积100平方米,总价60万元。采用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的组合模式,20年贷款月还款额2628元。同时他们计划买房后将投入6万元用于新房装修,估计今后20年内的维修总费用大概5万元,并要承担折旧费用24万元。第二个方案就是打算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月平均租金2500元左右,20年中同样还需支出5000元左右的搬家费。 对看中的那套房子,顾先生同样也预期它的年平均增值率会在3%,而对自己的投资水平,顾先生觉得很一般,大概能达到年平均收益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