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日出版的邵琦教授最新力作《中国画文脉》是一本被誉为中国绘画历史“正本清源”的美术史学专著,梳理了中国画文化绪脉,明确中国画与中国文化历史的关联,缕析文人画概念,从全新视角揭示中国绘画的特性。下文为该书引言。
 《中国画文脉》 邵琦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文化样式之一,因而,中国画的存在和演化大抵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的存在和演化的一个缩略。对中国画中一些典型现象的认知,例如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和创造,山水画又何以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大系,“非师而能”的文人画是怎样产生的……我以为都必须在把握了中国画的存在和演化的文脉——连续性的基础上才能有实际、客观的描述。毕竟,作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文化样式的中国绘画,并不是凌空蹈虚而来的。因此,对中国画的探究不仅不能游离而且必须在中国文化这一背景中进行。
绘画的内源活力在于其物化形态——对中国绘画来说则主要是笔墨所承携的文化意蕴,作为中国文化重要构成样式,中国绘画的演化不仅受到中国文化本然特性的范导,同时,亦以绘画的文脉作为其演化的内驱力量之源。
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的精粹与代表,就其绘画的功用而言,向来为中国知识人士视作悟究天人之际的有效途径。因而,与文士悟道养性的私人化生存方式相契合的文人画,作为切入日常生活,表述其生存感悟,畅心达性的具所,无论在笔墨形色上,还是在境界意蕴上,均呈现出浓重的私人化气息,亦即作品的指向是个人的、日常的,而不是公众的、非常的。
历史上由赵孟頫和董其昌倡发的两次“复古”,皆因其在时状语境中揭橥了这一指向,而成为中国绘画演化进程中的两大关捩与标志。
认识历史文化的自身的延续性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不仅是认识中国绘画当下问题产生与存在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中国绘画当下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