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与绘:中国画笔墨生态》书摘

第二章 丹青之象:阴阳和合的色彩理念
第一节 彩之善者

  《周礼·秋官·职金》:“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入其玉石丹青于守藏之府。”郑注云:“青,空青也。”孔疏:“丹即丹砂”。职金之官负责金、玉、锡、石、丹、青等物的采集、收藏和分配工作。《史记·李斯列传》:“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其土则丹青赭垩”之句,颜师古注曰:“张楫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师古曰: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说文》 :“雘,善丹也。”段玉裁注:“按《南山经》曰:鸡山,其下有丹雘。仑者之山,其下多青雘。然者凡采色之善者皆称雘。”丹沙与空青均属宝石类矿物,故言彩色之善者多将两者并称。又因丹沙与空青的药用价值和其在道家炼丹术中的特殊功用,所以关于两者的记载也以药书与丹书最为详尽。

  丹,或曰丹沙,又称沙、朱砂、丹砂、赤丹、硃砂等,因能化合成水银,故又名“汞沙”。“沙”,今多做“砂”。按产地分则有“辰砂”“锦砂”“巴砂”“宜砂”诸名,《说文》释“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属皆从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朱本木名,引申假借为纯赤之字。”《本草纲目》引张果《丹砂要诀》云:“丹砂者,万灵之主,居之南方。或赤龙以见号,或朱鸟以为名。”《本草纲目第九卷石部·石之二》“丹砂(本经上品)”云:“丹乃石名,其字从井中一点,象丹在井中之形,义出许慎说文。后人以丹为朱色之名,故呼朱砂。”又说“丹砂生于炎方,秉离火之气而成”南方色以丹砂之“朱”色为正色,故“四象”中南方之神曰“朱雀”。如此,则朱、丹为赤之正色,即所谓“纯赤”之色。书中并引苏恭云:“丹砂大略二种,有土砂、石砂。其土砂,复有块砂、末砂,体并重而色黄黑,不任画……然可烧之,出水银乃多也。其最上者为光明砂……得此者戴之辟恶,为上。其次……名马牙砂,一名无重砂,入药及画俱善,俗间亦少有之。”由此可见“朱砂”还有“石砂”“土砂”之别,土砂不能用于作画,但用来提炼水银则较合用。朱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光泽,还可入药,古人并用以辟邪。又据《抱朴子·黄白》:“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炼丹家以水银属金,又有水象,得刚柔之会,服之可以升仙。“炼丹”一词中的“丹”即指丹沙。汉以后,道教兴起,一些炼丹的方士为寻求长生不老而发明了炼丹术,以硫磺和汞为原料炼出了人造朱砂。为与天然朱砂相区别,人们将人造的硫化汞称为“银朱”“猩红”或“紫粉霜”。《天工开物》云:“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又记“研朱”一种,是“文房胶成条块”者,即今所谓朱墨。“凡升朱与研朱,功用亦相仿。若皇家、贵家画彩,则即同辰、锦丹砂研成此者,不用此朱也。”《芥子园画传》则曰:“万一无硃砂,当以银朱代之。”银朱质性殊不耐久,易变色,实在万不得已,亦可临时代用。

  在古代,空青和丹砂一样是受医家术士青睐的药石之一。据《神农本草经》载:“皇人之山,其下多青;郭璞云:空青曾青之属。”陶弘景曾谈到以“丹沙”“空青”相化合可以炼成“金丹”,而其所采到的空青皆“圆实如铁珠”:“空青,越嵩属益州,今出铜官者,色最鲜深,出始兴者,弗如,益州诸郡无复有,恐久不采之故也。凉州西平郡有空青山,亦甚多。今空青但圆实如铁珠,无空腹者,皆凿土石中取之。又以合丹,成则化讼为金矣。诸石药中惟此最贵,医方乃稀用之。”李时珍《本草纲目·石部·石之三》“空青”条释“空青”为“杨梅青”,又说:“空言质,青言色,杨梅言似也。”并引前人记述曰:

  《庚辛玉册》云:空青,阴石也。产上饶,似钟乳者佳,大片含紫色有光彩。次出蜀严道及北代山,生金坎中,生生不已,故青为之丹,有如拳大及卵形者,中空有水如油,治盲效。出铜坑者亦佳,堪画,又有杨梅青、石青,皆是一体,而气有精粗。点化以曾青为上,空青次之,杨梅青又次之。造化指南云:铜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二百年而生石绿,铜始生其中焉。曾,空二青,则石绿之得道者,均谓之矿。观此诸说,则空青有金坑、铜坑二种,或大如拳卵,小如豆粒,或成片块,或若杨梅,虽有精粗之异,皆以有浆为上,不空无浆者为下也。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