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财富、阅读、革命的环法之旅|达恩顿重磅新作《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阅读的需求无处不在。书商行会作为官方机构却无力监管市场,凡尔赛宫的政令只够飞到巴黎。首都以外的广大地区,变化时刻在发生。书商们为了实现销售,在乡镇移动奔走,贸易路线受政令影响不断改变,作家和作品的情报飞速流转。人们把满足需求当作生意努力经营,谁也不会想到,自己正在为一场革命做着准备。

03 250年前的畅销书单,转机时代老百姓的精神世界
    要是你不死记历史上的标签,在重大事故中研究一下人的因素,你不难学到处世的诀窍。——巴尔扎克 《幻灭》

    这是一个充满博弈与冒险、混乱与生机的世界,处处上演着巴尔扎克笔下的“人间喜剧”。作家、出版商、偷运者、货车车夫、仓库管理员、文学评论、读者,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中涉及的各色人群,不仅是图书行业运转的小齿轮,更是千千万万法国普通百姓的缩影。

    来自卢丹的吉尔,整日驾着马车奔波,仍然负债累累,还被逮捕坐了两个月牢;

    来自马赛的卡尔德赛格,破产后抛弃妻子、东躲西藏,逃避牢狱之灾……

    人们满怀憧憬,投身机遇与陷阱并存的时代潮流,然而由于能力、经验或资金的缺乏,他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在破产边缘挣扎求生,甚至被迫逃亡:“好像跑到加迪斯去了”,“去美国打仗了”,“把钥匙塞在门下就消失了”。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故事,就这样从故纸堆里浮现,拼贴出革命将至时的魔幻人间。

    这些看似零散的故事,实际上与一重大课题有关,即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文化起源。法国大革命开创了近现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新模式,是理解当今世界绕不过去的关键历史事件。

    尽管达恩顿拒绝在阅读与革命间建立直接的因果联系,但通过他整理的、涵盖1145种图书的18世纪法国畅销书单,一幅巨变前夜的大众阅读全景图缓缓展开,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依稀可见。他们对凡尔赛宫和教会的秘闻轶事格外好奇,热爱伏尔泰和卢梭,也喜欢旅行文学和历史地理;当时畅销的小说戏剧,有些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譬如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旅行》和莫里哀的戏剧。在阅读偏好里,我们看到了启蒙思想的渗入、封建王朝尊荣的剥落,以及重置现实的渴望。

    人创造历史,随时间消散,又被后人在“历史”中复活。

    250年前的旅行,50年前重见天日;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一幅18世纪大众阅读和社会生活的全景画卷,一场法国大革命酝酿之时的实景剧目,就此大幕拉开。

    翻开书,随罗伯特·达恩顿和法瓦尔热一起,踏上这场惊心动魄的环法之旅吧。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