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量子物理学来参悟孤独

    2013年8月,《人体》出版之际,保罗·乔尔达诺应邀来华,参加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活动。当我问起他下一步的写作计划时,保罗说,他在写一部关于家庭的小说。“书名定了吗?”我问道。当时,我们都有些为《人体》感到遗憾,虽然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却每每被误以为医学书。“可能会叫《黑与银》。”“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保罗的女友接过话头:“在意大利语里,这个名字非常美。给人一种直观的画面感。”后来,我真的就收到了这么一本书:《黑与银》。    

  在意大利语里,黑与银这两种颜色饱含拟人的色彩,黑色像是男人的颜色,银色则代表月亮,可以比作女人。说起月亮,我不禁想起一部奇妙且令人惊叹的意大利动画短篇《月神》,在月亮升起的一刹那,光华万丈,足以抚平世间一切皱痕。

  《黑与银》里的妻子诺拉,就散发着这样的光芒,她热情、外向,善于沟通,而身为物理学家的丈夫则缜密、寡言,有些许犹豫,两人的相处,用丈夫的话来说,有点儿像是把他“从洞穴里拉出来”。乔尔达诺在篇首的引言,一语道尽了这段关系的本质:“爱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是要借助他的家庭或者其他因素,在人群中发现他,继而将他从所属的圈子中拉出……”两人的生活,似乎是在依靠妻子的开朗来支撑,而丈夫不免为此感到惶恐,自己像水蛭一样吸附在妻子的身上,年轻的三口之家看似牢固,实则就像旷野中的一株小树苗,些微的变故就会令其夭折。

  乔尔达诺引用的《千高原》里的那句话,无疑是这部小说最好的注解。相爱相知,在浓情蜜意的时候毫不费力,而长久的相处,却需要“探寻封闭在他内心世界的种种蜕变与多样性”,此外,还需要他人的见证,比如帮助他们处理生活琐事的A女士。A女士病了,他们的生活也似乎被感染了癌症。

  鉴于乔尔达诺的量子物理学博士背景,人们总是忍不住把他笔下的人物看作他自身生活的影射。的确,他很喜欢写理科背景的男主人公,《质数的孤独》里马蒂亚是数学家,《黑与银》里的丈夫则是在大学任教的物理男。从《质数的孤独》一路走来,我深切地感受到乔尔达诺的写作风格日趋稳固。到了《黑与银》,这本书的精致与细腻,让我每读一遍,都会忍不住赞叹,它缜密的结构、精准的语言无不在彰显乔尔达诺写作技巧的高超。这或许可是视为作者的物理学背景对其风格的影响?对于乔尔达诺来说,他的写作几乎是在以量子物理学来参悟孤独,因而更加触动人心。

  所幸,《黑与银》是一部温暖的小说,月色本就属于黑夜,丈夫和诺拉最终也重归于好。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