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叙利亚》前言

    这本书是个回应。回应那些被问了又问的问题。
    
    “这么说你在叙利亚考古咯?快说说。那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住帐篷吗?”等等,等等。
    
    大部分人可能并不感兴趣,只是个不经心的话题罢了。不过偶尔也有一两位动了真格的。
    
    这也是考古学在向过去提问。来呀,说说你的生活。
    
    借助凿子、铲子、篮子,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是我们煮东西用的锅。”“粮食存放在这个大谷仓里。”“用这种骨针缝衣服。”“这是我们的房子,这是浴室,这里是卫生设施!”“喏,这罐子里的金耳环是我女儿的嫁妆。”“喏,这瓮里是我的化妆品。”“这些都是最普通的容器,你会发现上百个。我们从陶匠铺子买的。你说伍尔沃斯①?现如今是这么称呼的?”
    
    偶尔发现一座皇宫,有时是神殿,皇室墓葬则鲜有。这些发现都成为热议的话题。它们登上报纸头条,成为讲座主题,出现在银幕上,无人不晓!而我觉得有一个真正的宝藏尚待挖掘,它就藏在日常生活中——陶匠、农夫、工匠、动物印章和护身符的雕刻师,甚至屠夫、烤饼师傅、烛台匠人的生活。
    
    告诫一事,以免读者失望。这并非一部深刻之作,它并没有考古学的有趣注解,没有对风景的精美描述,未涉及经济问题。避种族问题而远之,亦不谈历史。
    
    它无非是一杯淡淡的啤酒——一本微薄的小书,记录着日常的所见所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