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者学习如何读书

    钱理群:读书,为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
  关键词:鲁迅 读书观 趣味 随便翻翻


  学者钱理群从鲁迅的读书经验出发,对读书提出四大建议,并认为最理想的读书方式与境界,应该是志同道合者在大自然中的沉潜式读书。

  读书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

    第一,快乐、健康、有意义地活着,关乎幸福观、价值观、人生观,关乎我们的信仰问题,这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和精神资源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读书。 

    第二,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极有意义。

  那么该怎么读书?关于读书我有几点建议。我先介绍鲁迅提出的读书观,大概有四个要点。

    第一,鲁迅劝告年轻人:“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鲁迅提醒我们,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我们需要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眼光和知识储备。

    第二,要为趣味而读书。鲁迅说,读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兴趣的读书。应试教育的读书,基本是职业的读书,就业教育的读书也一样,都是出于功利目的的读书。读书应该是非功利的,只求阅读中的趣味、快感。

  第三,鲁迅提倡一种“随便翻翻”的读书方式。读书可以正襟危坐地读,也可以随便翻翻的任意地读。随便翻翻也是一种“比较式”的读书,只读一种意见的书,很容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随便翻翻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读书有两类。一类是原典,经典要一字一句地认真读,要尽可能读懂。人的精力有限,要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泛读,就是知其大意,不求甚解。有的书初读不懂,只能囫囵吞枣,读多了,自会融会贯通。鲁迅还提倡一种读书方法:“先行泛览”,读多了,你就会找到你最有神交的作家,“然后抉择而入手,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一人或数人”,然后大量地读,反复不断地读,甚至读一辈子。这样的终生阅读的对象,最好是一个或数个大家,这是能够成为你的精神依靠的。我的学术研究的功底,以至生命的底子,就靠鲁迅。

  第四,鲁迅提醒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自己的脑子被别人的“马”,践踏个遍,就没有自己了。补救的办法有二,一是读书要“自己思索”,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二是读完书还要“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本活书”,“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我因此曾经建议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读书,思考,写作,实践”的四结合,这也是青年的成长之路。

  在这里,我还要建议诸位:第一步,联合起来,举办读书会。第二,在读书中共同思考,形成共识,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做一些改变自己和改变周围存在的好事。最理想的读书方式与境界,应该是志同道合者聚集在大自然环境里,共同劳动,做饭,过简朴生活,一起读书、讨论。真正静下心来,既与大自然交流,又彼此交流,更逼向内心:读书不仅是交流,还要内省。这样的沉潜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样的读书,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心静默,这就自自然然地建立起了真正的精神家园。坦白地说,这是我多年的梦想,我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读书理想和教育理想。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