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者学习如何读书

    爱书之人都知道,书籍是人类的家园,但要在有生之涯,享受阅读的饕餮盛宴,却又需寻得门径。

  当下市面上有两种谈阅读方法的书,一种是提高阅读力的方法论作品,如《这样读书就够了》、《神奇的眼脑直映快读法》、《快速阅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等作品,它们告诉读者具体的阅读技巧,有读书的意识很重要,但更关键是怎么读,如何读得快、记得牢,效率更高。还有一种,是从中外名家入手,他们与读者一起分享读书的艺术和乐趣,经由他们的分享,一同开始一场文化之旅。

  究竟应该读什么书,又该如何读书,我们精选了后一种,即多位名家的看法,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有的提倡要有系统,有的却认为兴趣更重要,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对于提倡读书的盛意,却相当一致,他们与书共处的经验,亦令人感动。

  朱光潜:读书不在多,在精
  关键词:精读 兴趣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读书还要记笔记,无论是书中精彩内容或你自己的意见,都要一一记录。

  读书,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在闲时可以寄托心神。书是读不尽的,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关于读书方法,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遍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之处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子,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林语堂:读书有兴味,才是理想读书法
  关键词 读书之乐 李清照 兴味


  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是懂得读书之乐,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

  读书本来是至乐的事,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块;但到了现在,读书已变成仅求幸免扣分数、留班级的一种苦役而已。可学问之学、是与读《红楼梦》、《水浒传》相同,完全是个人享乐的一件事。若不能用看《红楼梦》、《水浒传》的方法去看哲学、文学、经济学大纲,就是不懂得读书之乐,不配读书,失了读书之本意,而终读不成书。

  我认为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莫如中国第一女诗人李清照及其夫赵明诚,我们想象到他们夫妇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们向往不已。你想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站,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得了读书的真味。

  什么才叫做真正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就是不失读书之本意。这就是李清照的读书法。你们读书时,须放开心胸,仰视浮云,无酒且过,有烟更佳。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现在你们手里拿一书本,心里计算及格不及格,如何靠这本书骗一只较好的饭碗,娶一位较漂亮的老婆——这还能算为读书,还配称为“读书种子”吗?还不是沦为“读书谬种”吗?

  钱鐘书:让被动阅读变主动阅读
  关键词:对比联系法 主动阅读


  对比联系法着眼于各种作品之间的对比和联系来读书,使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接受性地思维活动,使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

  对比联系法是在读书治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无论读一部书或做一门学问,都不可能只顾钻进一本或几本书里而不顾其他,因为知识之间是互相关联的,而绝非孤立的。

  要注重对多种作品进行阅读,无论是《谈艺录》、《读拉奥孔》,还是《管锥编》,这些都和读书联系的方法分不开。读书联系法使被动的阅读变为主动的阅读,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鉴别,去粗存精,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见解、观点上的创新;通过联系,扩大视野,积聚材料,达到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目的。换言之,对比联系法“着眼于各种作品之间的对比与联系来读书,使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接受性地思维活动,而是同时调动起回忆、对比、分析、鉴别以至进行新的推理和新的想象等多种思维功能,其读书效益和研究水平就不是泛泛的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