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从三个层面布局,推出一系列新书。
一是全面客观反映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种经典抗战图书”的《抗日战争时期宣传画》(中国国家博物馆编)精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抗日战争时期宣传画约450幅,包括宣传品、年画、漫画、连环画等,内容大致包括揭露日军侵华暴行,表现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敌,反映后方努力生产、支援抗战,表现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宣传反战思想、瓦解日、伪军,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抗击德意法西斯等。作者包括彦涵、石鲁、古元、胡一川、罗工柳、夏风、马达、艾炎、肖肃、沃渣、刘韵波、邹雅等名家,按类别分别以极富史料和文物价值的图片配以简洁的文字来展现抗日战争时期社会的方方面面。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教授何理将军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首次出版于1985年,是一部全面、综合的抗战史名著,内容包括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与中国抗日救亡、举国抗战与全国抗战局面的确立、战略相持和两个战场的战略关系、中国参加同盟作战与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斗、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复兴、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善后战争等,对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几个主要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展现。此次修订再版除更新了全书内容外,着重从历史与未来连结的角度揭露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各界向内地大迁移,实际上是一次包括国民政府、民族工业、高校、苦难民众和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大转移,这次内迁对保存有生力量、延续民族血脉乃至最后的抗战胜利都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和非凡意义。由苏智良教授领衔编著的《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而生动地叙述了这次大转移的过程。抗日战争时期涌现的大批宣传画既有独特的文物资料价值和审美价值,又因对抗战本身起过不同寻常的作用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刘金田的《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客观和深入地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体现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日御侮这一伟业,穿插大量历史图片,反映了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现中华民族的浩气和尊严,希望引起对民族和世界未来的更深刻的思索。
二是积极反映上海军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事迹,力图还原历史,纪念先烈,并展现抗战史研究的新成果。上海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抗战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上海抗战图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1931-1945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上海各界民众众志成城、团结抗战的光辉历程。力图客观、真实、全面、完整地反映上海抗战历史,使广大读者更好地感受抗战中上海军民的英勇爱国精神,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在上海的侵略罪行,从而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历史,更好地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勇前进。
“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唐培吉、朱敏彦等著)共10种,包括上海抗日战争史通论、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抗日救亡运动、日军在上海的罪行与统治、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上海抗战与国际援助、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丛书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参考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上海的抗日战争作了全面系统的记叙,力图还原历史,纪念先烈,并展现抗战史研究的新成果。
“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丛书”包括《记忆中的淞沪抗战》、《淞沪抗战档案史料选班》、《一·二八淞沪抗战画史》、《八一三淞沪抗战画史》等,领衔主编的有民国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余子道、石源华、上海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云等。丛书以难得的珍藏史料、图片照片等,全面展示淞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击日寇侵略的壮烈景象,为中华民族痛恨侵略、不畏强暴、爱惜和平留下不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