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上海(2)

    三角花园的情感传说

  如果从未有过对上海这一城市细节足够的关注,足够的路过,那么即使从它边上经过,都没有想到过,这一块袖珍的绿地也叫做花园。即使是一个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人,从它边上走过,都没有刻意地看它一眼,因为它就是上海市中心马路边沿最细枝末叶的元素,如同是家里阳台上一盆不名贵不炫目的植物,很少将视线慷慨地留给它,倒是哪一天这一小盆植物不在了,一下子便感觉到了失去。

  上海的三角花园。

  某一天,实际上是很多次的某一天,我沿着长乐路由东向西经过了如今的迪生,当年这一幢楼是锦江饭店国宾馆友谊车队的停车楼,想起来也是很威武的往事,再往西,快到长乐路陕西南路的路口,原来这个地方可以隐隐烁烁看到一幢红砖红瓦的房子,大名鼎鼎的红房子西菜社,隐隐烁烁,恰是有一片小小的树荫遮挡之间,这一小片小小的树荫,便是三角花园所在了。原先红砖红瓦的红房子已经拆了重建,红砖红瓦不复存在,但是三角花园还在,还是那么两三百个平米的花园,如今私家别墅的花园或许也会有这般大小,作为一块“豆腐干”公共绿地,却还是美名为“花园”,是名副其实的袖珍花园了。

  上海曾经有不少三角花园,就紧贴在十字路口,在威海路转向陕西北路的路口,在江西中路汉口路九江路一带,都有三角花园依旧默默无闻地存在着。

  还有一类三角花园,并不是贴在路边,而是三岔路或者多岔路的中央,理论上应该叫做街心花园,但是上海人习惯称它三角花园,似乎三角花园感觉上更加温馨更加玲珑。岳阳路汾阳路上的三角花园,因为有普希金的头像而出名,在中国的城市雕塑中,有外国人的头像很少;在淮海中路复兴路美领馆的三角花园,伫立了聂耳的雕像;在东湖路连接富民路的多岔路口,也是一座三角花园,雕塑的主人是田汉。这些街心三角花园有一个相似的特点,每一天贯穿的马路都不宽,车也不算很多,人更是疏朗。如若路宽车多人涌,即使也有中心绿化地带,那就是三角花园。杨浦区最著名的江湾五角场,就是一个路宽车多人涌的五岔路口。把三角花园和五角场作对比:三角花园可聚可散,五角场或者类似的多岔路口似孤岛难聚难散,中心地带也有绿化,以前也没有叫做过三角花园,如今则有一个多少是冷漠的名字,中心环岛。与有一个雕像、并且是人文暖色调的三角花园比起来,坦率地说,比出来的是城市文化和底蕴。

  但是,即便是这一类三角花园,也绝非是旅游的热地,甚至也不是上海本地市民流连忘返的地方,可能是在汽车慢悠悠地经过时,看到了它的今天,想到了它的过往,汽车开过去了,思念也过去了。

  很久不在意三角花园了,所以某一天的不经意的在意会唤起很多的记忆。我把这么一种感觉发到了微博上:上海三角花园曾经很多,但是更多的或者已经被消灭,或者已经记不起来。还有哪些“健在”的或者“去世”的三角花园?三角花园为什么叫“三角花园”?很快,同样的感觉和情绪,在三角花园里徘徊。主持人阎华说,她的外婆家就在这个红房子三角花园里面,花园是弄里孩子的乐园。后来透绿出墙,花园筑起人高的围栏,晚上两边都是一对对的恋人,靠着围栏谈恋爱。儿时的我们常在这昏暗人影中目不斜视地进进出出,感觉谈恋爱一定是件阴暗无比的事。骏虎文化艺术总监邵永平认为,三角花园起源于欧陆建筑,以三叉路口地理环境命名。以前上海人家居狭窄谈恋爱首选三角花园——即宁静又省铜钿。

  其实三角花园最初并不是谈恋爱的地方,它只是所谓因地制宜的一个绿化角落,会有一两条小径穿插而过,小径边有长条的木凳,给附近的路人歇脚,凳面上,早上有露水,秋天有枯叶。三角花园从来没有名贵的花木,最普遍是周边一排膝盖高的冬青树,这冬青树似乎是为三角花园而生,不开花不结果,不长个子,名字叫做冬青树,那就是冬天树叶也不枯黄;有杂草,却不是人工草坪,主心骨的树木,或者是棕榈或者是夹竹桃,小孩子的嬉戏就在其间。包括几个街心三角花园,功能和街边三角花园基本相同。三角花园充任恋爱角,已经是197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一大批50后、60后进入恋爱年纪,社会却鲜有谈情说爱的场所,于是和外滩的防汛堤坝升格为情人墙同样的道理,三角花园的长凳上满是依偎的情侣,还不乏有“轧姘头”的男女。顺便说一句,三角花园和外滩一样,也不收门票。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