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书集:
每周六上午10点-下午5点
地点:思南公馆·花墙广场
思南读书会:
每周六下午2点-4点,
地点: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复兴中路505号),免票入场
以下为前四场活动:
第一场:2月15日
“让过去告诉未来” 嘉宾:孙顒 主持:王安忆
第二场:2月22日
“蒲蒲兰亲子读书会”,嘉宾:巧虎姐姐
第三场:3月1日
“《繁花》:从网络走向读者”,嘉宾:金宇澄
第四场:3月8日
“法语文学专场:祖国和语言(暂定)”,嘉宾:达尼·拉费里埃(Dany Laferrière)
去年8月,第三届上海国际文学周结束之后,文学周的策划团队一直在筹划,能否将上海国际文学周上的那种文学、文化活动常态化,而不只是一年一次。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作为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的延伸——思南读书会和思南书集将于本周六与上海读者见面。从本周开始,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两项活动将固定在思南公馆每周六同时举行,贯穿全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策划人、作家孙甘露也是思南读书会和思南书集系列活动的总策划者之一,对于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的举行,他对早报记者说,“书展和上海国际文学周每年夏天只有一次,但读书不分昼夜。”
每周六风雨无阻
2月15日,元宵节之后的星期六,全新的上海阅读文化活动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将在思南公馆与读者见面,在广场露天举行的思南书集从上午10点持续到下午5点。思南读书会则在下午2点举行,地点设在“思南文学之家”北廊阳光房内。所有这些文化活动今后将固定在每周六举行,持续全年。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共同发起主办,并予以资金支持。
思南书集以集市、露天、开放式的形式现场卖书,图书以社科、文学、艺术、时尚、生活读物和外版小说、童书绘本为主。首批进入思南书集的书店,有上海古籍书店、外文书店、艺术书坊和美术书店等大型品牌专业实体书店,也有像上海蒲蒲兰绘本馆这样的童书特色微型书店,还有以经营文学图书为主的上海作家书店,目前暂时共设立七个露天书摊。为确保思南书集“风雨无阻”,在小风小雨的情况下,露天书摊将坚持在“花墙广场”举办,遇到恶劣天气,书摊将临时移至“思南文学之家”北廊阳光房内。
当天下午2点,思南读书会首场活动“孙顒的小说:让过去告诉未来”也将同时举行,活动主讲嘉宾是作家孙顒,作家王安忆担任主持。除了第一场读书会活动,思南读书会的策划团队围绕名家新作阅读推广和作家读者互动设计读书会主题,已经完成前四场活动策划,作家金宇澄、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达尼·拉费里埃(Dany Laferrière)等名家将出席后面几场活动。
据上海新闻出版局方面介绍,在都市街区和固定时段引入和集聚品牌实体书店设立露天书摊,组织高水准的读书会与之联动,直接面向市民读者和中外游客举办开放、互动的阅读消费、体验活动,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今后,将会对思南书集的结构规模做调整,扩大书集活动半径和覆盖面,思南读书会的活动也会做一些频次调整。
构思源于上海国际文学周
思南读书会和思南书集的构思始于去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作家孙甘露昨天对早报记者说,“去年上海国际文学周将一部分活动分流到了市中心的思南公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黄浦区政府和思南公馆方面也希望这样的文化活动在那里不要随着书展结束就冷下来,能否举行常年的文化活动。”去年底,孙甘露和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跟对方进行了沟通和商讨,认为有常年举行文化活动尤其是读书、文学活动的可能性,但以怎样的形式来做读书活动还是一个疑问。
孙甘露对早报记者说,以前去巴黎,在塞纳河边有很多二手书书摊常设在那里,这些固定的露天书摊现在已经成了巴黎的文化地标,“我们当然没必要在苏州河黄浦江边拷贝一个,我个人的想法是露天书摊的方式是可以在思南公馆这样的场所举办的,所以我提出在他们的露天广场上开设思南书集,在图书集市开设同时,也可以把这些人流吸引到读书会中去,所以也就有了思南读书会。每周六的图书集市和读书会就这样构思和实现了。”
无论是孙甘露还是阚宁辉都强调,即将举行的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延伸,等到了上海书展期间,达到高潮。孙甘露说,“下个月巴黎书展,上海是主宾市,上海作协在书展上活动主题叫‘上海:文学之城’,上海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的重镇,这个城市有其阅读传统,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读者挖掘出来,让他们坐在一起交流。”
因为有了上海国际文学周三年的举办经验,无论是思南书集还是思南读书会在具体操作上,也由书店、出版社、作家等专业人士具体负责操办,上海作协和新闻出版局等机构予以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