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形态的新型文学 ——浅析新世纪文学的三大特点

    新时期之后的文学在中外文化与文学的碰撞与交流中,不断获得新的借鉴与新的助力

  延展性。当代文学自新时期起,就随着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由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向不断开放的状态,使新时期之后的文学在中外文化与文学的碰撞与交流中,不断获得新的借鉴与新的助力。这一趋势的持续发展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更促使进入新世纪的文学,较前明显地呈现出延展性。这种延展性,首先表现为在主流文学体制方面,高度重视当代文学的对外翻译与向外传播,注重利用作家互访、图书展会、翻译工程等方式,向国外读者推介中国作家与中国文学,组织作家之间的交流。其次,还表现在传统型的实力派作家,普遍重视对外的文学交流,看重自己作品的对外译介,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在国外有影响的文学名家不断增多,他们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的也越来越多。再其次,这种延展性还表现在中国当代文学界与海外汉学家、翻译家的文学交流与学术互动日渐频繁,合作更显广度,交流更见深度。这种延展在创作方面,近年来主要表现为国内文学界与海外华文界的紧密联系与密切互动,在国内的一些重要的文学评选、评奖和批评、研讨活动中,时见海外华文作家的身影,海外华文作家也多在国内的名刊、大社发表和出版作品,在国内也拥有着数量不菲的文学读者,这使他们的写作事实上已经融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而在国外就学的一些学生作者,因为网络与网络文学的牵连与中介,频频隔洋跨国参加国内的网络文学竞赛和在国内发表、传播作品,使得网络文学中海外华文文学的总体比例,目前已占据到了30%左右。这种文学向外伸展,作者内外勾连的情形,已成为新世纪文学靓丽又耀眼的一道风景,也使新世纪文学充满一种开放的活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新世纪文学既长短兼有又新旧杂陈,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充满着无可限量的可能性、可塑性。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