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盗版阵地:全国音像市场治理整顿“复查”专项行动进展良好

  经过去年的集中整顿,音像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但问题依然存在。前一时期,文化部在对全国大部分地区音像市场的暗访中了解到,一些已关闭的集中经营场所“死灰复燃”,假连锁、假超市盛行,零售、出租等单位非法经营活动严重,盗版、走私音像制品和游商活动回潮等。为此,文化部决定于5至6月集中开展音像市场场治理整顿“复查”专项行动,以巩固治理整顿成果,进一步推动印象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了有针对性地推动各地工作,文化市场司派员对全国各大城市音像市场进行了暗访。4月25日和5月17日,市场司先后在大连和昆明召开了东北三省和西南五省(市、区)文化市场现场办公会议,通报情况,现场研究解决各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管理部门加强了责任感和压力感,认清了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办法。会后各地立即行动,收到了明显成效。在召开会议的同时,文化部联合当地管理部门查处大案要案,在大连、昆明和浙江清查经营场所和仓库20多家,收缴违法音像制品共计70多万张。 

  各地先后于5月中旬开展了以“严格执行音像法规,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为主题的第四届法制宣传周活动,并结合开展音像经营单位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全面清理整顿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单位,压缩总量,调整结构,推动音像市场规范发展。

    河北省文化厅与公安、工商部门联合下发了《全省音像市场“反盗维权”集中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通过开展“反盗维权”集中行动彻底解决全省音像市场盗版率居高不下的局面,使正版音像制品在市场中居主导地位“的总体目标,并对全省音像单位的数量和分布做了具体规划。

    山东、湖北、吉林省为了有针对性地部署全省音像市场的“复查”行动,省文化厅组织了暗访小组对全省大部分市、区(县)的音像市场作了较为细致的交叉暗访和摸底调查,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江苏省专门召开了全省音像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并结合本省开展的全年收缴1000万张非法音像制品的行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音像市场“复查”行动。南京市4月以来进行了三次大行动,5月12日,全省文化、公安、工商50余人,对市区音像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取缔了“长三角”内10家无证点,暂扣了两家音像经营许可证,收缴了非法音像制品2万余张。

    浙江省于5月18日以设摊咨询、现场销毁非法音像制品、展销正版音像制品等形式,认真开展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日活动。当日全省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近100万盒,现场受理举报100余件,参加活动的群众达5万余人次。辽宁省大连市对全市音像市场进行了彻底清理,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万余盘;海城西柳永钢市场盎再次关闭。

    据不完全统计,“复查”行动第一阶段全省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0余万张。广西南宁市从4月中旬至今共出动检查车次25台次,检查300多家音像经营单位,查处了60余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3万余张,柳州、桂林等地也对非法音像经营单位进行了查封。天津市于5月16、17两天突击检查了几家音像批发单位,查缴了4万余张非法音像制品,新闻媒体对此案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不法分子产生了强烈的震慑作用。四川省文化部门于5月查缴一非法音像制品窝点,收缴非法光盘1.6万张。黑龙江省5月15日对哈尔滨市商业区的音像点进行了突击检查,收缴非法光盘2万余张。青海省西宁市对市区内音像经营单位进行了“地毯式”的检查,检查经营单位194家,查处违法17家,取缔无证摊点56家,收缴非法光盘2万余张。陕西省5月16日召开了文化、公安等多部门音像市场联合会,并于会上部署了突击检查西安市“问题超市”的紧急任务,当时参会的30多人即分两组对西安市两大音像“超市”进行检查,收缴10万余张非法光盘,并将召开现场会进行处理。 

  通过此次“复查”行动,暴露出一些管理部门执法不严的问题,同时稽查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的情况也极大地制约了日常执法工作。北京等地行动迟缓,市场相当混乱。 

  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文化部还将召开东南、华北片区现场办公会议,并会同音像协会组织记者团和律师团联合行动。文化部强调,加大执法力度不应只停留在口号上,上一级管理部门要经常对下一级部门进行督促指导,坚决杜绝在“复查”行动中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现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