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布莱森:无法抗拒的语言魅力

    黄昱宁,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专业,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已发表译著近百万字,其中包括小说《庭院中的女人》、《撞上门的女人》和传记《狂恋大提琴》等。

    曾翻译《“小不列颠”札记——英国环岛告别之旅》的黄昱宁,对比尔·布莱森最深刻的就是语言魅力。“比尔·布莱森善于把读者觉得很难的东西,变成把读者逗得哈哈大笑的语言。正是他拥有的强大语言魅力,使他变成一个非常规的作家,一个亲民的作家。”

    黄昱宁说,《万物简史》是比尔·布莱森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作品,而此书的畅销正是得益于比尔·布莱森的语言。可能在任何百科全书中,都找不到他为那些科学定律所下的“定义”。比尔·布莱森的科普作品,使读者既得到了知识,又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这样优秀的科普作家目前在国内是几乎见不到的。

    其实,比尔·布莱森最早以游记闻名于世界,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游记作家,被称为“全球游记之王”。比尔·布莱森的游记,并不仅仅是干瘪的地名和景点,或者是实用的攻略,而是饱含着大量个人感受、社会风情、人文历史的内容,真正体现了旅游的真谛。他与一个零起点的旅游者无异,可能走着走着就推翻了原来的路线计划。但他独特的语言魅力,会把读者带到他的情境,他的世界。比尔·布莱森变得不可替代,至于是在美国还是英国,都不重要了。

    比如《“小不列颠”札记——英国环岛告别之旅》,是比尔·布莱森在英国居住了20年后,决心带着妻儿回到自己的故乡美国。在离开英国前,他又重新背起行囊,坚持要作一番旨在告别的环岛之旅。旅途中,布莱森还时常回忆起当年造访时的情景,感慨20年来不列颠的人和事物变化。字里行间对英国风土人情入木三分的刻画中带有一些嘲弄,也贯穿着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比尔·布莱森很能抓住英国人的特点,比如他问路,英国人往往会说得无比复杂难走,可实际上却出乎意料的容易,比比皆是的细节埋下了比尔·布莱森温情的讽刺、伤感的幽默。

    比尔·布莱森的标签并不是单一的,科普、游记、语言、环保等都是他笔下的元素。他挥舞着自己的“独门武器”——强大的语言魅力,跨越了多个学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下性很强的话题,都可以成为他笔下的内容。

    黄昱宁说,其实很早以前,国内就已经有人翻译过比尔·布莱森的游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直到《万物简史》的大热,才使我们认识了幽默独特的比尔·布莱森。“我想,一定会有更多人喜欢他的文字,因为阅读比尔·布莱森,就意味着好玩和快乐,你根本无法抗拒他的语言魅力。”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