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谈中国网络文学十年:最好的写手都逃走了

  还有一个中国读者的问题。跟我一样大或比我还小一些的人,基本是不买书的,可能会对某些非虚构类的书感兴趣,什么历史上的一个问题之类的,但是买虚构类作品的人是很少很少的。所以我说,如果知识分子的文化消费跟普通人是一样的,也就是打打麻将、看看电视、喝喝酒,那么知识分子还怎么是知识分子?你可以不听歌剧,你也许喜欢昆曲啊越剧什么的,总之你总要看看什么演出、展览吧,至少去看周立波吧。这样说起来也很可悲,按理说看书是最廉价也最方便的,《上海书评》可以去搞一个调查,看看这些知识分子到底在看什么书?或者,看不看书?有记者问我,十年多了,你为什么不写小说?我反问他,你看过我什么小说?他说没看过,我说我写完的你都没看过,你还要我写?

  是不是觉得议论“网络文学十年”这个概念没什么必要?

  陈村:人们对网络文学的议论已经太多了,它的发展也不过才十年。如果是传统文学过了十年,变化很小,不会引起议论,但是到网络文学这里,就变成一个事情了。当年讨论的时候,我就说,你要给网络文学定义是个困难的事情,即便定义了也没什么意思。就像当年“国防文学”跟什么“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那两个口号一样,吵得那么厉害,但是你的文本呢?你要有文本才能说话。所以我觉得大家还是好好写自己的文本吧,至于以后怎么定义怎么分类,那是后人的事儿。现在人们关心网络文学,是因为网络文学有一个复杂的地方:它里面的文学和非文学很难区分。你说博客到底是不是文学?周作人写的日记是文学,那凭什么人家写的博客就不是文学?

  网络文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参与的人非常多,这也是中国才有的现象。在国外是没这种事儿了,什么大家吃饱饭没事就去写诗啊写小说啊,中国人奇怪得很,对文字有一种迷恋,包括发短信、在MSN上QQ上聊天啊,都是,都有对文字的一种迷恋。但是,就因为太多了海量了,我至今未见到什么人号称自己是网络文学评论家。有人捎带着做一些关注和研究,但是当成专门的事情去做的,很少。首先光是阅读就吃不消。

  那好看的网络文学作品有没有越来越多?比方说,能不能说五年后的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更高?

  陈村:也未必。你说今天的小说一定比安妮宝贝的写得好?未必。但是后来出现了新的类型小说,一开始的时候没有的。比如说现在写的什么奇幻小说、穿越小说、新武侠小说。也许可能写到过,但是没有大张旗鼓地变成一种什么东西。

  这十年来,网络文学网站的营销方式发生了变化。当年的“榕树下”无以为继,只有很少的广告收入。网站一直烧钱,最后就会崩溃,所以在2002年初网站转手了。我觉得当年的“榕树下”犯了几个错误:首先——当然现在是事后诸葛亮了,当年没这么聪明——不该用编辑模式。当年“榕树下”是向传统文学刊物靠拢,文章必须经过编辑看了以后,再由编辑来决定发在什么位置或退稿。编辑模式消耗了大量人力,也提高了网站成本,这跟后来Web2.0的精神是违背的;第二个错误是,当年“榕树下”是有条件把网络作家中最好的作品自己拿去做出版、做平面的,而那时候我们只是向出版社推荐作者,网站在中间利益极少。我就去卖过安妮宝贝。(还没卖出去!)对,还没卖出去,还卖过今何在。后来还有出版社问我还有类似安妮宝贝的作者吗?我说现在不会有了。

  现在的出版社都看到网络文学里的卖点了。(现在出版社编辑都在网站蹲点。)对。当年如果能把那些最好的网络作家都代理版权,自己投资做就好了,其实用不了多少钱,但当时就是不敢做。做好一个,还会吸引更多的人过来;第三个错误是收费问题。当年“榕树下”也曾经提出过收费问题,但是一片骂声。当年网民的心态就是我来看你已经很给你面子了,还跟我收费?如果一个月能收每人一块钱,“榕树下”就活了,也不要广告也不要投资,什么都不要了,但当时就是不敢。当然当时还有个问题是,这一块钱怎么给你?那时候的网上交易没这么发达。有人曾经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写过“榕树下”赚了多少钱,我们看了都很好笑。当年上帝还是给了“榕树下”机会的,但是没有利用好。令人懊恼也令人惭愧。

  “榕树下”卖空以后,“起点网”起来了。“起点网”用了一个当年“榕树下”不敢用的方法:向读者收费。跟盛大结合后,“起点网”收费更方便了。人家打游戏打剩的一块钱,就去看点东西。一块钱讲起来很少,但对一个网站来说,很多一块钱加起来就很好了。   

  网络文学有钱了以后,是不是就会打传统文学的主意?像“盛大文学”已经开始把一些传统作家拉到网上首发作品了,王蒙也成了他们的文学顾问。

  陈村:侯晓强来上海以后,跟我谈过他的构想。你就死脑筋去推理:以前“起点网”做得也不错,现在盛大把起点、晋江和红袖添香这三个网站合起来,变成一个所谓“盛大文学”,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以后会不会上市不知道。它之所以要做动作,说明还是有野心的,否则安于原来的模式就可以了。至于进军传统文学……当然也可以试试。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