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家创作目光对准新都市

也许因为生活在上海,很多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这个美丽的城市,用他们的文字讲述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顾绍文正在准备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伪证》,小说讲述了在旧上海租界发生的故事。孙甘露长篇小说《少女群像》预计在4月完成,此作品反映了在改革开放中上海人的精神面貌。谈峥的长篇小说《上海的忧郁》完成了6章约10万字,小说通过对主人公个人命运的描述,反映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坛状况和政治事件。彭瑞高已去洋山深水港建设指挥部挂职锻炼,准备今年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写出长篇小说。
  
  生活素描精神面貌
  作家们今年计划创作的作品题材十分广泛。王安忆刚完成一部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遍地枭雄》,讲述一群在城乡边缘生活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王小鹰正在为创作长篇小说《长街行》(暂名)做准备工作,这部小说将描写城区改造、城市变迁中城市变化的关系。年轻作家管燕草正在着手创作两部长篇小说《私人教练的秘密情感》和《管燕草艺术学院女生系列(三卷本)》,后者通过艺术学院3个纯真女生和一个留法归来的年轻教师的一系列故事,反映新世纪青年学生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长篇小说角度多样
  即便同样是聚焦上海的作品,角度也大相径庭。张成计划创作的长篇小说《千年沧桑》(暂名),全书分为3部,力图展现半个世纪以来上海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追求的发展变化,努力呈现一幅生动丰富充满人性的社会生活画卷。彭小莲的长篇小说《上海相思》初稿已经基本完成,今年将进行修改工作,作品表达了在大潮流冲击下,小人物无可奈何的情感状态和生活场景。
  
  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陈丹燕的长篇散文《外滩》,前期收集资料和采访已经完成,写作已经完成四分之一,计划在今年定稿。陈村则计划创作《陈村书信》和《陈村备课》等。桂兴华计划完成长诗《大上海之梦》的初稿工作,这是一部书写大上海的长诗。胡展奋准备在今年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淮河治污十年祭》。林伟平计划撰写《林放评传》和《浦熙修评传》,两部评传是写新民报史上的名人,与已发表的《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德邓季惺》为姊妹篇,共称三部曲。
  
  宗福先计划完成2个话剧剧本《幸福家庭》和《小锅菜饭》。《幸福家庭》描写了当代都市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小锅菜饭》反映了下岗工人的生存状态。沈善增计划上半年完成《还吾老子》系列第一辑另两本《老子还真注释》和《老子走进青年》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