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展露伤痕 三个代表人物的历史记忆

    “伤痕文学”是特殊历史时期持续不过一年的写作潮流。当时的那些作品,如今看来在文学上并不具有长远的审美价值,但它们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中可长期保存并供参考的资料。

    刘心武和卢新华两人至今还都保存着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一张三人合影:左边是卢新华,中间是刘心武,右边是王亚平。卢、刘二人身着深色中山装,王亚平戎装。他们是“伤痕文学”的三个代表人物。

    1979年春,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第一届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刘心武的《班主任》获第一名,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获第二名,卢新华的《伤痕》等多篇“伤痕文学”作品同时获奖。卢新华的作品,使那股文学潮流获得了一个最恰当的符号——“伤痕文学”。

    据刘心武回忆,在参加颁奖活动的过程中,他和卢新华、王亚平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那时他们还都没有自己的照相机,就一起走到北京崇文门外一家照相馆,拍下了那张照片。

“伤痕文学”始于《班主任》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中公开发表得最早的一篇,正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卷中所说的:“‘伤痕文学’的第一次表露,也是实际上的宣言,应推刘心武(1942年生)1977年11月发表的《班主任》。”

    《班主任》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此做了这样一番介绍:书中的那位中学教师所讲的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戏剧性,但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几个互成对照的青年形象。一个是“四人帮”时期遗留下来的失足者,那位老师不顾同事们的怀疑,为他恢复名誉。但这个失足者倒不成问题,问题出在那个团支书思想受到蒙蔽,甚至比那个小捣蛋都不开窍;但她热情很高,而且动不动就天真地把自己看也没看过的文学作品斥为淫秽读物。相比之下,第三个学生就是个被肯定的人物了,在整个动乱期间,她的家庭环境保护了她的心灵健全,因为她家书橱里还继续放着托尔斯泰、歌德、茅盾和罗广斌的作品。

    刘心武创作《班主任》时已是北京人民出版社(现北京出版社)的编辑,此前他在北京十三中当了15年教师。他说,中学的生命体验是《班主任》的素材来源,而出版社的工作则为他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政治与社会视野,能更“近水楼台”地摸清当时文学复苏的可能性与征兆。

    刘心武在《我是刘心武》一书中回忆道,那时他正在出版社编辑一部小说,是两位农民创作的《大路歌》,内容是写农民修路的故事。当时的形势是,虽然1976年10月打倒了“四人帮”,但1977年2月“两报一刊”提出了“两个凡是”,这就决定了还得以阶级斗争为纲,也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按照这个标准,小说里必须有阶级敌人搞破坏,可稿子里没有这样的场面。于是,刘心武特地跑到那个村子,跟作者一起编造阶级敌人搞破坏的故事,但怎么也编不圆。结果,这部书稿到头来没能发表。

    “编《大路歌》的失败,使我产生出弃瞎编、写真实的求变革的想法。”刘心武在书中写道。

下一页

      相关新闻: